• 30阅读
  • 0回复

我们怎样使水泥全部合格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2
第2版()
专栏:

我们怎样使水泥全部合格的
哈尔滨水泥厂 刘庆述
哈尔滨水泥厂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水泥质量有了显著的好转,出库水泥百分之百达到国家质量检验标准,降低标准的现象已经杜绝。彻底扭转了去年质量下降、标号降低的现象,基本上实现了黑龙江省委所提出的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全面跃进的方针。
去年,我厂水泥生产有了很大的跃进。在不增加设备的基础上,比1957年水泥产量增长了36%,这是水泥工业少有的增长幅度。但是在大跃进的同时,我们的工作也产生了一些缺点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水泥质量下降。从去年8月份采用石灰配料以来,到年底,不合格水泥就有十二万吨,占全年总产量的34%。其中,五百号降为四百号的有七万二千吨,降为三百号的有一万七千吨;四百号降为三百号的有二万二千吨,降为二百号的有八千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对总路线所提出的多、快、好、省的全面方针的体会和贯彻得不深不透,部分同志把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理解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认为,要提高产量就必须放宽细度,因而无原则的将生料细度由6%以下放宽到15%;水泥磨的粒度由8%放宽到12%;造成大量不合格水泥。此外,在去年大跃进中,由于提倡敢想敢干,打破陈规旧律,群众确实创造了不少奇迹,但是由于部分同志认识上的片面,不加分析地将有益于生产的一些规章制度也予以废除了,又没有相应地建立新的更合适的制度,因而一度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从客观上讲,由于采用石灰配料,给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也造成一定的困难。采用石灰配料后,原材料品种较多,存放地点很小,堆放混乱,配料时不易掌握。加之石灰配料是个新经验,没有掌握其规律,因而生料成分波动很大,生料合格率由石灰配料前的85%以上,去年5月下降到55%,10月下旬甚至降低到18%左右(国家标准为80%)。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扭转质量不合格的严重局面,而使1959年1月份开始生产的水泥百分之百的合乎国家质量检验标准呢?我们的具体做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坚决贯彻多快好省全面跃进方针。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召开了干部会和职工大会,层层总结了1958年的工作和讨论了1959年的任务,并以1958年质量降低问题作为反面教训,向群众进行反复教育。经过这一段的辩论,绝大多数同志都认识到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是统一的。从半年来的生产实践中,证实了石灰配料确是提高产量的好经验,过去质量不好是技术操作和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因而确定了石灰配料仍是今后水泥增产的途径之一。(二)修订规章制度,采取了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去年,我们对待过去的规章制度,是破得多,立得少,有些不该破的也破了。如定期下达质量指标和定期统计分析制度,也废除了,使质量控制一度无章可循。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对原有的规章制度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审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补充。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了“三勤”“五控制”的措施。
三勤:即勤化验,勤联系,勤调整。勤化验可以使操作工人在石灰配料后生料成分波动大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数,加强联系,改进操作,以便调整。
五控制:(1)对石灰石和石灰入厂进行严格控制,按质量按品种分堆存放,分别使用。(2)控制石灰与石灰石的入磨粒度,下料均匀,便于掌握。(3)控制石灰掺入比例,克服过去多来多掺,少来少掺,不来不掺的混乱情况。(4)控制熟料中的游离石灰,实行“三大一快”的方法(即:大风、大煤、大料,快速运转),使游离石灰大大下降,提高熟料的质量。(5)控制水泥细度。五百号水泥细度在8%以下,四百号水泥在9%以下。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生料质量合格率月月上升。合格率去年为20%到30%左右,1月份提高到60%,2月份提高到72%,3月份提高到80%。由于生料质量提高,成分稳定,对提高熟料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熟料质量达到五百号水泥的比重,由去年的10%上升到90%,这是保证水泥质量的重要关键。
(三)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广大群众,加强质量管理。过去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只有少数与质量有关的技术人员负责。化验室将试验结果交给车间技术员,技术员再根据结果通知工人进行调整配料。这样做的结果,使工人处于质量管理之外,心中无数,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提出了公开质量秘密,人人管理质量,除了按月按旬地向群众公布质量指标外,并将每次试验结果向群众公布。这样,在我厂就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想办法提高质量的局面。工人们把提高质量和提高产量同时订入小组和个人跃进计划内,并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坚持了三结合的技术研究会。三结合的技术研究会充分发挥了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积极作用,使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实际操作和技术研究结合起来,更快地解决操作技术问题,突破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全厂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研究会,在烧成车间建立了每天一次的技术研究会,在原料和制成车间建立了一、三、五和周末技术研究会,由厂部和车间领导,技术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和车间技术员及工人参加,共同研究生产和质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这个制度执行以来,很受群众欢迎,认为情况掌握的全面,解决问题有力而及时,科室和车间的关系密切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关系密切了,生产上的某些关键问题,经过技术研究会的研究改进,迅速的得到了解决。
以上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从目前情况看来,在质量管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游离石灰仍然较高。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的吸取教训,继续提高,使产量质量双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