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中共西藏工委号召全体干部和指战员 访贫问苦 领导生产 准备改革 解放军严格遵守各项政策 深受广大藏胞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3
第1版()
专栏:

中共西藏工委号召全体干部和指战员
访贫问苦 领导生产 准备改革
解放军严格遵守各项政策 深受广大藏胞欢迎
新华社拉萨22日电 中共西藏工委最近向全区各级党委发出指示,号召全体干部和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的全体指挥员、战斗员,既要做平叛的战斗队,又要做深入发动群众、领导群众生产的工作队,为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作好准备工作。现在,西藏全区的各级党委和军事管制委员会已经纷纷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帮助群众生产,开展群众工作。
中共西藏工委在指示中指出,在彻底平定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的同时,必须积极领导群众生产,认真贯彻今年对叛乱分子的土地实行谁种谁收、不缴地租的政策,不荒废土地,在平叛后的第一年争取农业丰收。由于西藏长期处在黑暗、落后、残酷、反动的农奴制度统治下,粮食产量很低,荒地很多。中共西藏工委在指示中要求各级党委今明年内一面要领导群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面要号召群众开荒生产,扩大耕地面积。当前各级党委在生产上应抓住以下主要环节:兴修小型水利,开渠灌溉;保护牲畜,不准乱杀耕牛;改进藏民现有农具等。同时号召群众改变不积肥、不施肥、不中耕、不锄草的习惯,努力积肥施肥,改进田间管理。
中共西藏工委认为,必须满足西藏广大人民对民主改革的迫切要求,积极领导和组织群众准备实行民主改革,彻底推翻残酷的农奴制度,使西藏人民逐步走上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为此,中共西藏工委要求各级干部要积极地访贫问苦,认真深入到穷苦的劳动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定地树立起为解放西藏百万农奴而紧密联系群众、艰苦工作的革命作风。
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张国华、周仁山最近曾率领工委和军区一些部门的负责干部,分别到拉萨附近的蔡宗和东噶宗,访问了差巴(就是支差的人,他们向农奴主缴纳租贡和服徭役,取得一份差地耕种,是一种在户籍的固定农奴)、堆穷(即小户的意思,他们绝大多数是由差巴破产后逃亡出来的,重新依附新的领主或大差巴,用出租或出差役租种小块土地,有的是当雇工)、朗生(即家奴,终身为农奴主服劳役)的生活情况,张国华并和贫苦农民们一起参加了修水渠的劳动。各级党委和军管会的工作队也纷纷深入农村,工作队员们在破烂的矮屋里和帐篷里同群众谈心,在田野上帮助群众劳动,并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平叛后成立起来的山南乃东县人民政府,发放了农贷,并领导群众春耕、播下了种子。副县长扎希坚赞又到多颇章地方检查春播情况,访贫问苦。群众感动地说:过去只见地主、宗本(县长)剥削压榨我们,今天才第一次看到县长这样关心我们生产。西藏军区纳金水电站修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带着抽水机、拖拉机,不分日夜帮助贫苦农民灌溉、播种。修建指挥部指挥员扶廷修大校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洪流大校都和群众一起进行浇水。这个村的老农民给战士们送来开水,一定要战士们喝下。有的要求战士到他们家里吃顿团圆饭。他们说:骑在头上的噶厦被打倒了,幸福的日子来到了!
新华社拉萨22日电 本社随军记者景家栋报道:人民解放军平叛大军模范地遵守各项政策和爱民的行为,受到广大藏胞的赞扬和歌颂。
在扫荡山南边远地区散匪的进军中,解放军某部为了不打扰藏族人民,经常露宿野外,不住民房,并且自己打草和拾牛粪作燃料,不向群众买柴草。某炮兵部队为追剿残匪深夜赶到陇学溪卡,当地群众为躲避叛匪,都跑到山里去了,官兵们便在一处民房过夜,第二天临行时,他们发现由于不慎打破了房东一个鸡蛋,决定留下赔偿钱,并且写了一封信向房主道歉,信中说:“亲爱的房东,很对不起,碰破了你的一个鸡蛋,现在留下赔偿钱,请你收下。”部队前进了,这个故事却像神话一样在当地藏胞中传颂着。
在叛匪盘踞的山南地区,许多人家里的东西和牲畜差不多被叛匪抢光了。平叛部队看到这种情况后,及时地进行救济。某部在措那宗附近掳获了叛匪的大批牛、羊和马匹,听说这些牲畜是叛匪从老百姓手中抢来的,立即通知群众前来认领。当藏胞再次得到自己的牲畜时,他们往往拉着解放军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平叛大军还执行了工作队的任务,每到一地,就积极领导和帮助群众进行春耕生产,给贫苦农民贷放种子,帮助群众送粪修渠,抽出军用马匹给群众耕地,医务人员日夜为人民治病。进驻泽当、乃东等地的部队,曾经给群众治病三千多人次,帮助群众春耕生产共做了二千三百多个劳动日。
藏族人民热烈欢庆自己的新生和纵情歌颂人民解放军。他们边挤着牛奶边歌唱道:“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又来了,只有今天才出现了太阳;藏军的乌拉支过了,‘卫教军’又来抢劫,只有解放军是藏胞的恩人!”(附图片)
下图: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张国华到拉萨附近的蔡宗和东噶宗,访问差巴、堆穷和朗生的生活情况。图为张国华和一家贫苦藏族农民谈话。
蓝志贵摄(新华社稿) (拉萨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