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逐级开好物资交流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3
第2版()
专栏:社论

逐级开好物资交流会
有计划地组织城乡物资交流,是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的重大任务。由于国家拥有广大的商业组织,在城乡之间交流的物资中,关系国计民生十分重要的三百多种第一、二类物资的生产和分配都已经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集中管理与调拨。除了上述两类物资外,还有成千上万种和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农副土特产品和小商品,也就是第三类物资。这类物资品种繁多、生产分散,不可能由国家集中管理与调拨。因此,如何有计划地组织第三类商品的流通,促进这类商品生产的发展,尽可能地满足生产建设和广大人民生活上多种多样的需要,这是当前经济生活中必须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近商业部和轻工业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三类物资交流大会,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个重要的开端。通过这次物资交流会,进一步沟通了第三类物资生产和需要的情况,使产需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彼此更加了解情况,互通有无,恢复了原有的合理的供销关系,建立了必需建立的新协作关系,从而使第三类商品的流通渠道更加畅通了,商品分布更加合理了。通过物资交流会,还发现了不少新的资源,因而扩大了第三类物资的货源。在这次物资交流会上,各省、市、自治区通过签订合同和协议,成交了价值近十亿元的第三类商品。这对于发展商品生产,供应今年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生活的需要,活跃市场和稳定物价,都将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全国性的物资交流会和各省、专区、县的物资交流会,在沟通产销关系的基础上,也更便于工、农业生产和商业部门安排生产和供应工作。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可以根据国家和市场需要,统一安排劳动力,有计划发展多种经营的商品生产,增加社员收入。工业、手工业部门,在若干原料的供应上,也可以取得更为可靠的保证;产品的销售也可以得到更加稳定的市场。商业部门也可以更有计划地组织第三类商品的流通,以满足市场对第三类商品的需求。这就不难看出,举办物资交流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地组织商品流通的一种良好的形式。
我们国家土地辽阔,不论南方或北方、山区或平原、沿海或内地,都有可以利用的大量资源。竹、木、藤、柳、草、麦秸、棉秆皮、玉米芯、稻谷糠,这些东西都可用来做成许多生活用品,有的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属于第三类物资的各种矿石、各种水产资源在我国也很丰富;至于废料、废品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就可以成为有用的商品。这些资源,都是发展第三类商品生产的有利的物质条件。但是,由于这些物资的生产都很分散、零星,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安排,就很容易被其它生产任务挤掉。因此,各级党委和有关业务部门对这项工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把发展第三类商品的生产列入工作日程,和其它各项生产工作一起通盘筹划,统一安排。为此,各地首先应该逐级召开省、专区、特别是县的物资交流会,逐级签订合同与协议,把这一次全国物资交流会上安排的各种购销任务和相应的生产任务,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布置下去,一直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
广泛地签订产销合同,是把第三类物资的生产和交换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物资交流计划落实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物资交流会都应该重视签订合同工作。通过签订切合实际的合同,把生产和交换计划固定下来。为了保证合同的完满实现,各地除了认真检察督促以外,还应该从生产入手,协助人民公社和工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包装材料和短途运输等一系列问题,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技术协作和经济协作,对于保证和促进第三类物资生产计划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大大提倡。由于第三类产品品种繁多,各地生产技术水平又不一致,同一类产品在不同地区,其产量、质量和成本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地区由于生产的技术条件和技术水平很差,虽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交流技术,先进帮助落后,就可以求得共同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某些第三类商品,特别是矿产、竹木等工业原料,在产区资源十分丰富,单靠产区自己开发有困难。通过要货地区或部门在工具、器材等方面的支援,生产就可以大大跃进。这种经济协作,既可使产区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也可使要货地区得到合理的供应。
当前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有利形势,以及各地在召开物资交流会和推广合同制方面取得的经验,都为发展第三类商品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全国性的物资交流大会更为第三类商品的流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可以预期,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随着各级物资交流会的广泛召开,第三类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在全国范围内将会出现一个空前繁荣兴旺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