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瑶麓山上好风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7
第7版()
专栏:

瑶麓山上好风光
新华社记者 鲁兴伦
贵州的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只有一万多人的瑶族住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僮族自治区接壤的瑶麓山。别看这座瑶麓山深谷接着深谷,山头接着山头,就在这个高山深谷之中,瑶族人民开始建立了美丽的乐园。
5月里,瑶麓山上的景色,使来访者应接不暇。秧田里的稻秧一片油绿;坝上黄熟了的小麦被微风吹起金色波浪。田间一群群穿着黑色民族服装的瑶族男女,有的在收割小麦,有的正在犁田准备栽秧。豪放的瑶族歌声伴随欢笑声、喝牛声在山间回荡。
田坝中间是一片瓦房,屋前屋后到处立着大小不同的“禾浪”(瑶族人民挂糯稻穗、玉米穗等用的空房架和木架子),挂满了新从地里割回来的油菜。在几个岔道口,还有一座座小粮仓。
瑶麓山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许多瑶族老人常常诉说,几年以前,瑶麓山的一千三百七十多亩土地,一半以上被十二户地主、富农占据着,80%以上的人都过着雇工的痛苦生活。那些年月,瑶族人民不得不使用木犁、木耙耕田,很少施肥或不施肥,从来不会种小麦和油菜。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连年发放无偿农具和贷款,又派了不少农业技术人员帮助瑶族人民发展生产。到1956年,瑶族人民在完成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都用铁制农具和新式农具耕种,普遍学习了汉族人民先进的生产技术,粮食连年丰收,瑶族人民再也不愁吃穿了。1956年,平均每人收入四十六点八四元,1958年增到七十二点九五元。山上的二百零九户人家已添制了三百五十三床棉被,二百多床蚊帐,个个都制了新衣服,许多青年人还穿上了球鞋或皮鞋。二十八岁的瑶族贫农韦志超,解放前长到十八岁还没有裤子穿,兄弟三人夏天躺在柴禾堆里,冬天围着火堂过夜,无衣无被,贫苦不堪。现在韦志超结婚了,一家四口人有四床棉被,干活时有干活的衣裳,逢年过节还有新衣,一年到头有粮食吃,生活过得很好。现在,瑶麓山上除了两户人家住的是草房外;其余二百零七家都是住的瓦房。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瑶族人民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干部。瑶麓山上的光辉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管理区主任及生产队长,都是瑶族人。瑶胞们不仅积极建设家乡,还把子弟送到内地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四十六个瑶族青年已经到贵阳、北京、内蒙古等地参加工作。其中有三十人进了工厂。
在瑶麓山上,可以看到瑶族人民美好的文化生活。他们演出的打猎舞,今年2月在都匀市参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艺会演时,获得了一等奖。这个边远的山区,现在和内地的村庄一样,每天有邮递员送来书刊和报纸,无线电收音机把祖国各地大跃进的消息播送到每个角落。山区还有电话和山下城市取得密切联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