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卧龙岗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5-29
第8版()
专栏:风土新志

卧龙岗散记
彭汝同
卧龙岗在南阳城西约七里,是一条南北长数里,平地隆起的土岗,南高北低,似一条静卧的长龙。相传这里曾是汉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现今岗上还有“汉武侯躬耕处”的石碑,和后人修建的武侯祠。
卧龙岗附近的地形异常雄伟秀丽。南有白河缠腰,东与南阳古城相映;岗西沟壑交错,岗峦起伏,河流纵横,绿树遮天;邓(县)南(阳)公路从南阳西伸,横贯在卧龙岗南端;是一个得天独厚的风景区。
尽管卧龙岗是人们向往的风景胜地,但对土生土长的南阳人来说,解放前的卧龙岗,却是一切灾难的同义语。那时水、旱、蝗、汤(指汤恩伯),是压在南阳人民头上的四座大山。人们习惯用“吃糠咽菜”来形容贫困和灾难,可是那时这里的人何尝能捞到糠菜果腹!他们只能靠剥树皮,挖草根度日。加之卧龙岗特殊的地形条件,竟成了土匪啸聚抢掠之处,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用根包着红绸的弯黄瓜就可以抢掠过路行人!后来,国民党军队又把武侯祠当作兵营盘踞。他们恣意砍伐古柏、破坏建筑,到临近解放时,卧龙岗已是满目凄凉。武侯祠园墙倒塌,亭台楼阁倾斜欲坠,古柏所存寥寥无几,诸葛塑像满身疮痕!当时,卧龙岗人悲忿的唱着:
卧龙岗上没有龙,
诸葛孔明没有灵;
卧龙无奈归大海,
诸葛偷偷回隆中。
神灵不能管自己,
百姓代代受贫穷;
一根棍子一个碗,
乞讨生活何时终?
和卧龙岗阔别了十一年,现在我又有机会来到这里。旧地重游,感慨万端。
这正是一个春天的上午,阳光和煦,清风宜人,岗坡上麦苗放青,嫩草铺径,在一片茁壮的松海里,耸立着武侯祠的壮丽建筑。时值桃花初放,几簇红花,星散在丛绿红墙之间,大自然用它的表现手法,为卧龙岗描绘出一幅古色古香、而又生气勃勃的画面。
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沿林间小路踏上十数级石阶,就登上了卧龙岗。一座书有“千古人龙”的巨大的石牌坊迎面立着。牌坊上的石刻龙虎,笔功细致逼真,栩栩如生;它和祠内的几株直插蓝天、刚劲苍健的古柏,共同显示出南阳人民豪放、坚强的性格。
党和政府为了保护这一著名的古迹,在去年对卧龙岗进行了整修。武侯祠青砖灰瓦,红门绿窗,显得别有风致。解放前已经倾斜破漏的诸葛茅庐,加上了新的草顶,恢复了它当年的面貌。小虹桥下积存了几百年的臭泥被挖除了,现在碧水满池,能把茅庐的倒影映的十分清晰。武侯祠的石刻很多,南阳人形容什么东西多时,常说:武侯祠的石碑——数不过来。这些过去遍地遗弃的石碑,现在都已全部嵌入走廊的墙壁内。要说武侯祠的墙是用石刻砌成,我看一点也不夸张。可惜的是,在旧政权统治时代,有些石刻碑文已经碰损,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武侯塑像的满身疮痕,也进行了彻底的修整。孔明手摇羽扇,神采奕奕,显得十分安详泰然。怪不得人们说:老百姓翻了身,诸葛亮也跟着翻了身,要不是共产党,孔明连身新衣服也穿不上。过去,诸葛亮像前放着一人高的香炉,有一抱多粗,太平年间,香火不断,塑像被熏得焦头烂额,发黄胡断。现在虽然游人成百倍的增加,但不再迷信了,放在神案上的不是香烛,而是几束鲜艳的花枝。
穿过诸葛亮茅庐,不远就登上半月台。半月台和清风楼同是卧龙岗的最高点,传说是诸葛亮月夜诵读的地方,台中设有石桌石凳,可供游人小憩和远眺,是一个非常幽雅恬静的所在。
站在半月台上,鸟瞰卧龙岗和南阳的全貌,卧龙岗上绿树丛中隐现的亭台楼阁,和南阳市的剧变,会紧紧的抓住你的视线。
一个巨大的工业网,正在卧龙岗和南阳市区之间撒开,发电厂、钢铁厂、烤胶厂……像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地破土成长。一排排巨大的烟囱直插蓝天,吐着滚滚的浓烟,变成丝丝云霞,在南阳上空游荡。
田野里麦苗茁壮,显示出丰收在望;但南阳人似乎并不满足,在车道上,在田埂上,车拉肩挑,社员们正把成堆的肥料施入麦田。
徐徐清风,送来了隐约的读书声,一个南阳平原新兴的文化区,正在卧龙岗附近抽芽成长。绿树丛中,大片大片的红色房舍毗连着。这里有培养教育人材的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行政干校,有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学院,有设备完善的中学、小学。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几乎全是农家子弟,生活朴素,勤奋好学。
一个南阳同志告诉我,南阳市区正向卧龙岗转移,计划中的公路已经定线,作为未来南阳市中心区的卧龙岗,将建设成一个比现有范围扩大五十倍的卧龙公园,园内将满栽果树花卉,南阳将变成一个花园城市。
离开卧龙岗时,看见一个牧羊老人正扬着牧鞭,放声高歌,豪放自若,粗犷的歌声,回翔在古柏尖头:
卧龙岗上有了龙,
诸葛孔明有了灵,
卧龙就是共产党,
主席恩情胜孔明。
老汉七十不服老,
公社里当“羊司令”,
喂得羊儿似白云,
脚踏白云上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