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一个适当的密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02
第3版()
专栏:

一个适当的密度
本报记者 姜韦才
大地沉睡了,劳动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梦境。只有生产队会议室的茅屋里还是热闹非常。灯光
下,坐着十几个男女社员,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屋里,时而发出男人粗大的讲话声和女人特有的尖高音,时而夹着争执的喧嚷声……这是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讨论水稻密植问题。
几天来,扬中县三茅公社建设管理区第二生产队的社员,对水稻密植问题议论纷纷。不同年岁的人,持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有的主张密植,有的主张稀植,有的主张既不要过密,也不要过稀。
插秧的日子临近了,到底多大的密度为宜呢?采取那一种主张好呢?生产队长刘纪福一时拿不定主意。他想:现在的产量都包到生产队了,决定每一项增产措施跟社员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水稻密植问题又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作决定,不同群众商量着办,不独会把事情办坏,群众不满意,而且万一密度不当,造成减产,那就糟糕了。他决定把生产队里有代表性的老年、中年和青年社员找到一块,让大家民主讨论作出决定。
在一盏不大明亮的煤油灯下,满面笑容的刘队长恳切地说:“请大家来,没别的,就是议论一下水稻怎么个栽法,是密一些还是稀一些……”他的话刚一落声,五十多岁的花白头发的周长高抢着头一个发言:“稻子插得不能密,密了会倒伏,会减产……去年,四十一圩四十多亩黄壳,早插了3×5
(每亩四万多穴),倒伏严重的就有二十多亩,结果减了产。”坐在一旁的周长才老汉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这个看法,他接住周长高的话说:“我种了几十年田,一直是插的横七竖八(即7×8,每亩一万多穴),每年只垩上三犁头秧草(绿肥),施一次猪灰,碰上好年成,一亩田就能收到四五百斤稻谷。每亩密植四五万穴,那可不能玩。”
话匣子打开以后。每个人都心情舒畅地倾吐自己的不同意见,不同见解。老农周浩钦说:“过去正常年景,插横七竖八的,每亩收四五百斤稻谷的,很少见,一般每亩只收到三百多斤,稀植肯定不能增产。”接着好几个青年也举出理由说:“去年是有些稻子倒伏了,可不能把倒伏的原因都推到密植上去。倒伏的原因,有的是施肥不当深耕也不合规格,结果上面一层表土烂得很,下面的泥土硬得很,稻棵不扎根,吐穗时又常常刮风下雨。”周长高一听这话,立即反驳说:“为什么岸界边上的稻子棵头粗,穗头大,不倒伏,还不是因为边上的棵头稀!”几个青年一琢磨,像找到科学根据似地说:“稀植前岸土边上的稻子也比田里边的棵头粗,穗头大,都是因为岸土边上比田里边通风透光好,这跟稀植没有关系。”
三十多岁的赵家斌,一面听着大家的争论,一面若有所思地在想着什么问题。当大家的争论告一段落时,他咧着嘴像做总结似地说:“密植是好的,过密就不好,过稀呢?也有问题。”他为了使自己的理由立得住足,紧接着说:“去年三十五圩一块八亩田糯稻,因为当时人手忙,插的6×6,我看了长的很不差,也没倒伏。收割以前,埭埭后的社员都伸出大拇指头说,要比四十一圩那块倒伏的稻子多收一倍,结果呢?每亩只收到稻子四百多斤,而四十一圩那块倒伏的稻每亩却收到五百多斤,多收了百十斤。”他的这番话给了大家很大启发。原来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进一步有根有据地把过去特别是去年稀植、密植、不过密也不过稀的稻子,进行对比算账,经过一算一比,每个人的心里豁的亮堂了。
在大家的意见接近一致时,队长引导大家讨论今年的水稻该怎么办。原来主张稀植的周长才说:“我看还是稍密一点好,4×5最合适,再密不行。”刘国发抢着说:“那可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什么品种,有的品种4×5比较合理,有的品种3×5才比较合理。”大家都同意刘国发的意见。
经过反复讨论后,大家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土、水、肥、种等具体情况,确定了今年生产队水稻合理密植的标准。大家议断的标准是:芒刚稻插3×5,每亩四万穴,每穴八到十株。土刚稻因为发棵大,比芒刚稻稍稀一点,插4×5,每亩三万七千穴,每穴六至七株。早糯稻也插4×5。会上,大家还热烈地具体讨论了深耕、施肥等增产措施和防治虫病害、防倒伏等技术问题。
这些老年、中年、青年社员,由于在会上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对集体定出合理密植标准,十分满意。社员们:“这是我们自己定出来的办法,一定照着这个规格插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