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对话和台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02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对话和台词
余文
舞台艺术的基础是文学剧本,文学剧本的基础是文学语言,一般称之为对话或台词。戏剧性的动作要从台词里去挖掘,而人物性格的刻划,也必须借助文学语言来表达。许多著名的剧本,整段的词人们都可以背诵流传开来;有些名剧不只是留传下典型的人物形象,同时随着人物的光辉形象也留下些诗一般的文学语言或是警句名言。莎士比亚的哈孟雷特是喜好戏剧文学的人所熟知的人物之一,最代表哈孟雷特性格特征的那句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见朱生豪译本。)已被用为对犹豫不决的人的讽刺性的评语。
文学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习惯和爱好,所以一些知名的剧作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有以精练见长,有以豪迈见长,有以细腻见长,有以幽默见长。田汉的作品就不同于老舍的,读到夏衍的作品绝不会误以为是曹禺的。
戏剧不止于是阅读,主要是为了演出,因此作家的风格要结合演出实践才能完满地完成的。演出不同作家的作品得掌握不同作家的特点。总的艺术调度是导演的责任,可是就角色创造来说,演员必须从理解作家的风格入手来研究作家和他的作品。
许多学习写作的青年剧作者,当然还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能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另一问题,首先要掌握的是如何运用文学语言来塑造典型人物,并且要写出戏来的问题。
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只是语言这个问题,不过语言是否做到性格化,语言是否富于戏剧性的动作却是典型人物塑造的关键。因而想就语言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我们常常读到这样一些剧本,或者看到这样的一些演出,情节故事倒也还引人入胜,可是观众和读者却禁不住要失去耐性,为什么?就因为某些事件在剧情进展上并没有特殊意义,可是却让人物不厌其详地重复又重复,交代又交代;或者某些事件几句话就足够了,可是作者却写上十几句甚或几十句。这时候,观众和读者同样会失去耐性的。注意,这里并非在提倡简单化,只要是从人物出发,那怕长篇演讲也必然会受到欢迎,“红色风暴”里的施洋这个人物不就是个例子么?问题也就在是不是从人物出发的,是不是从规定情景出发的。人们所以失去耐性就在于不合情理,所以不可信,也就是没有戏。
戏剧语言来自生活,可是照抄生活中的语言并不等于是戏。来自生活的语言用在戏里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提炼和加工的过程。我们要生活化的语言,但是这种生活化的语言是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和提炼了的;只有加工和提炼了的语言才是文学语言。
至于新编的戏曲和歌剧,那就更有一个唱词的问题了。要唱得上口有感情,富有抒情意味的词应该是诗。文学语言应该是诗的语言。目前有些戏曲和歌剧的唱词不这么理想,戏曲里陈词滥调还未清除,新歌剧又常是唱不上口,因为既不合辙又不压韵。有时唱词和对话内容重复。这就更难责怪观众没有耐性了。
有人说好的电影对话极少,甚至少到没有对话;又有人说演契呵夫的戏过瘾,因为有潜台词可挖。如果少到对话都没有了那是哑剧,不是话剧,契呵夫的戏也不是人人喜欢演、喜欢看的。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宜只提倡某一种,因为群众不会满足于一种形式、一种风格。不过,戏剧的文学语言应该富有动作性,应该有潜台词可挖,应该给演员留出余地,使演员有戏可做,同时也要为观众留出想像的余地。所谓过犹不及吧,艺术贵在含蓄。所以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契呵夫的手法都是应该学习的,学习不是模仿,学习的目的也在那个“化”字上。
剧本的文学语言加工的不够,会给演员带来很大的苦恼;台词不够生活化、性格化,叫演员如何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呢?不论是现代剧、历史剧或是外国戏,台词不上口,首先就妨碍了演员的创造情绪,更别说要从台词里挖掘内心动作,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了。
演员的苦恼对剧作者提出了要求,可是,让我们也听听剧作者的意见吧!有的作家在抱怨,抱怨演员在台词上没能下工夫,不是吃了字;就是轻重音咬的不是地方。台词的意思不对头,于是应有的效果也就出不来了。观众在这一点上是同情作家的。
演员的台词也是一个普遍的值得注意的问题。
据说目前有的剧院排戏,很少对词。有的演员虽不是过目能诵,但都有强记的本领,拿到剧本不几天,一上排演场,就可以丢本子了。词是背下来了,可就是没有“化”。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说?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想一想就有潜台词可挖了,可惜想的时间不多。忙呀!几天排一场,不几天就要演了,戏得抢。这样的情况又怎能抱怨演员呢?行政上对时间的安排是另一问题,这里且不谈,对演员说来,不论时间多么紧,一定要争取对词。死背一段词不如多对几遍词。同一场戏的角色,通过对词可以互相启发,对词可以起交流、刺激的作用;一句话的含义、感情,可以捉摸的透一些,那末高低、快慢的分寸也必然掌握得准确些,语气准确了,内容也就能恰如其份地表达出来了。
文学语言是加工的生活语言,同样,演员的台词也应该是加工的生活中的谈话。生活中两人讲话,只要对方听得见就行了,可是在台上两人讲话,即令是耳语吧,也要考虑到台下最后一排观众听不听的到。要最后一排观众听的到,又要表现是耳语,就必须用气音才能达到艺术的效果。运用气音是技术。技术是可以锻炼的。
话剧演员就靠说话,话说的不好,说不清话的意思,又怎么能做话剧演员呢?
咬字、吐音、运气,以及快慢等等都是技术。只有理解了人物,研究了人物,进入了人物创造的时候,运用语言的技巧化进了人物创造过程中,那时候,台词才不是附加在演员身上的东西,不会使演员感到累赘,不会使观众感到生硬,不会招致不该有的指责,而是角色创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艺术组成部分,而是人物性格表现的一个方面,而是角色贯串动作中行动的一面。
台词的加工绝不是拖腔拉调,初期文明戏的演员多是南方人,南人说北话,势必形成一种腔调;早期话剧演员,片面的强调夸张,台词念白上存在过形式主义的表演倾向。今天的话剧演员,基本上并没有上述两种病症,解放以来,提倡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形成为主流,解放十年来话剧运动的成绩是应该肯定的。从生活出发可能滋生自然主义表演的倾向,这是应该警惕的。同时,演历史剧,念白上也需要一定的夸张。这个夸张也是属于台词加工的范畴。
以上是我个人对戏剧的文学语言和演员的台词一点感想和希望,我想我个人的这一点感想和希望是有群众基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