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对“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报导的检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11-08
第1版()
专栏:

  对“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报导的检讨
本报创刊以来,报导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斗的辉煌战果,鼓舞了华北人民的胜利信心;本着毛主席“生产长一寸”的号召,及中共中央华北局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指示,报导了华北人民为了恢复与发展生产的巨大努力以及各种有关生产的创造发明,鼓励了群众的生产热情;报导了华北人民大力支援前线的情形,报导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主建政等各种建设工作,最近以来并不断地报导了华北人民生产救灾的斗争情形,批评了对土改整党成绩估计不足的错误偏向,这都是正确的必需的,仍应继续贯彻。但是十月十日本报第一版所发表的“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报导,却违反了以上报导方针,犯了带有原则性的错误。
这篇报导,虽然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而内容却只看到一幅阴森森的灾害图,并未看到全区人民如何团结斗争,在什么力量支持下使他们团结斗争,战胜这些灾害。事实上,并不是人民没有力量战胜灾害,恰恰相反,在人民解放军胜利的鼓舞下,在土改胜利的支持下,人民是有足够力量可以战胜灾害。事实上也不是人民还没有战胜这些灾害,恰恰相反,人民已经在共产党,在广大党政军民干部领导下,已经战胜了灾荒,获得了甚至优于去年的收成,全区平均年景为七成,有些地方已经达到战前(抗战以前)水平,个别地区超过了战前水平。这一成绩是伟大的。这些灾害,如果发生在抗战以前国民党统治时代,则曾是无可救药的,发生在现在国民党统治区,也是无可救药的。那末,问题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发生在我们这些报导工作者的头脑中,没有看见华北解放区今年战胜各种灾害的巨大成绩,没有从这里吸收好的经验,以鼓舞干部和人民在生产战线上继续努力。这篇报导强调的不是战胜灾害的积极方面,而是灾害重重的消极方面。这只能引导读者在完全可以克服而且已经克服的灾难面前垂头丧气,失掉信心。
这篇报导把各种灾害的原因均归咎于“长期战争”与“土改中政策过左”。这篇报导显然没有把日寇的侵略和美蒋反动派所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的反动的反革命战争所造成的罪恶和黑暗的一方面与中国人民所英勇进行的正义的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的进步的革命战争所造成的光明前途的一方面加以区别,而是笼统地为落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反战情绪所笼罩,不分什么战争,都看成是万恶的渊薮;没有把土地改革运动所完成的伟大历史任务,即:把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民经济的生产力所起的这一伟大作用的一方面和土地改革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曾是严重的但旋即被纠正的某些左的偏向的一方面加以区别。这是没有认识到,我们华北今天能有相对的和平环境,能在全国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进行各种建设,正是由于全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胜利所致,没有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是一切都谈不到的。对于土地改革,纠正左的偏向,是必要的,如果不做这一步工作,要求农村安定、团结生产,就不可能。但如果看不见土地改革的伟大成绩,而仅仅对土地改革运动中所发生的某些左的偏向念念不忘,好象土地改革是多余的,而没有将生产救灾与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相联系。那同样是错误的。所以也就不会认识到,由于全华北党政军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战胜严重灾荒的结果,我们终于获得了七成年景,这就是说,我们在生产救灾战线上获得了重大成绩。这个成绩之获得,首先而且主要地就应当归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就应当归功于土地改革的完成,难道这还不明白,而还需要加以什么证明么?试以华北解放区一九四二年及一九四三年的大旱灾和严重的蝗灾与今年的灾荒相比较,那末今天的形势之有利,与战胜灾害的主观力量之雄伟,就不可以道理计了。不错,长期战争人力和物力的动员,曾不能不给予人民以极大负担,土地改革中,在某一时间内,在若干具体政策上一度发生的“左”的偏向,又曾不能不给予人民生产事业以某些损害。但,在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斗争取全国人民解放的远大目标鼓舞下,在我后方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实行公平合理负担的廉洁的政治感召下,人民又有极高的觉悟,他们对战争的负担是乐意接受的,没有怨言的。而土地改革中间一度发生的“左”的偏向,也只是一时发生的逆流现象,并不是主流,并不是根本现象,而且不久即已经认真加以纠正。主要的、基本的事实,则是土地改革历史任务的完成,开辟了华北人民生产建设发展生产力的康庄大道。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教育与鼓励广大群众克服一时的困难,为永久利益与最后胜利而前进。试想如果没有人民解放战争与土地改革,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将是什么样子呢?难道还能脱出黑暗、压迫、饥饿、死亡的情况么?会比这种情况稍微好些么?今天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生活,就是现成标本,而那里的人民,正如饥如渴地盼望着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对他们所能带来的新生活的光明。我们对于战争和土地改革,正是需要从这样的观点去宣传的。
那末,从这篇报导中,我们应得出什么教训呢?
首先应该克服宣传工作中的客观主义倾向,客观主义的特征是喜欢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象,加以罗列,拜倒于自发论之前,常常是讴歌落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情感,他们不能透过现象的表面而找到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因而他们缺乏积极的能动的力量,只会坐在主流之旁对逆流浪花加以咀嚼和@噪,屈服于客观困难之前,而没有勇气与力量去克服它。一句话,就是忽视革命运动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作用。客观主义者是没有党性的,他不是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即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去教育党和群众,而是以小资产阶级的颓废气氛沮丧志气来催眠党和群众;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则是片面性的。客观主义倾向不仅在“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这篇报导中严重地表现出来,而且在我们报上其他某些新闻中也或多或少地表现着。有些新闻只是枯燥无味地罗列许多事实,没有思想,没有分析,没有目的。报纸上,近来许多批评是好的,有益的,但也有些批评往往只是消极的指摘,没有着重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条件,积极指出改正与前进的方法。积极鼓舞和指导,应该是我们宣传工作上以及一切批评与自我批评上所必需具备的精神。忽视积极的鼓舞和指导,是不能容许的有害的客观主义倾向。
我们在报导中以及工作中所以发生上述或类似上述的缺点和错误,主要原因就是理论水平不高。因此有时就不自觉地把党报降低到不觉悟的群众的思想水平,不能很好发挥党报应有的指导作用。经过这次错误的教训以后,我们将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与政策观点策略观点的学习,把我们的党报提高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