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有色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05
第3版()
专栏:

有色棉
本报记者 成华
在凤仙花和芙蓉花上将要结出棉花来。
你们将有一天穿上一种不经印染但是花儿永不褪色的折叠裙,年轻的姑娘们,你相信吗?
这不是憧憬,也不是幻想。
在广西玉林专区农业试验站里,排列着一行行众多的培育植物新品种的瓦盆,这些瓦盆里栽培着各种有趣的植物。这里一片翠绿,万绿丛中却有几朵鲜花。走近一看,栽棉花的盆里,尺把高的青枝绿叶之间,开着四朵鲜艳的凤仙花。刚刚下过一阵春雨,花朵上沾着几滴雨水,更显得美丽婀娜。正在精心护理的蒋少芳,蹲在瓦盆旁边,告诉记者:这株用棉花和凤仙花嫁接成的新植物,是在4月1日嫁接成的。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天,青年育种家蒋少芳走在街上,忽然发现人们穿的各种颜色的衣服,尽管新的时候它再漂亮,可是洗过几水以后颜色就褪的很难看。蒋少芳想,能不能有一种布,永不褪色,而且越洗颜色越好?他想,布是用纱织的,纱是棉花纺的,如果棉花本身就有颜色,那不更好吗?这个善于设想敢于创造的年青人,从此就打定主意要培育一种有色棉花。蒋少芳指着这株植物说:有些人认为棉花和凤仙花嫁接,是属于无性远缘杂交,不能得出杂种。可是我不相信这种见解,因为有色棉花已在苏联种植成功。为什么人家能试验成功,而我们不能呢?在苏联先进经验的鼓舞下,他信心百倍地进行试验。由于棉花是木质茎,凤仙花是肉质茎,一连嫁接了四、五十次都没有成功。这时,他想起在创造水稻新品种时,曾经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难,可是一经钻研,却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验。因此他不灰心,继续在探索新的方法。在摸索中,他选出幼龄植株进行嫁接,同时倍加爱护,半夜三更也去观察,发现水不够了马上浇水,室外风大立即把它搬进暖室,看到室内阳光少了,赶忙把它搬到室外,终于嫁接成功。蒋少芳说:到收获时,枝上结的棉桃将不再是白色,而是有色的棉花了。
我和蒋少芳穿过试验站新盖的暖房,在路过的一畦地里,又长满了芙蓉花和棉花杂交的新棉花。在田埂上,我们并排走着,谈到高兴之处,他就握紧并连连摇动着我的手。他说:我们的人民不仅应该吃得好,还要穿得好。
初中没有毕业年方二十二岁的蒋少芳就是这样日日夜夜的奋发努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他在玉林师范学校植物园当工人时,就从杂务缠身、终日繁忙之中挤时间钻研、学习、实验,培育水稻良种。他克服了实验中缺乏仪器用具的种种困难。在六十二次的失败和挫折中,来自客观的轻视和嘲笑,虽也使他时有苦恼和动摇。但在党的诱导和热情的鼓舞之下,研究工作愈做愈深入细致,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在第六十三次成功地完成了水稻和玉米的嫁接试验,培育出“玉米水稻”良种。并且用水稻和高粱进行有性杂交,培育出玉师一、二、三号三个水稻良种,否定了农业科学界认为“远缘杂交”难于成功的看法。同时,还用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培育成“高粱玉米”、“多穗玉米”等二十几种新品种。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现在,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