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让棉花早座桃、多结桃、结大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05
第3版()
专栏:

让棉花早座桃、多结桃、结大桃
河北省石家庄市振头人民公社留营生产队队长 王满红
1958年我们生产队种的一千二百五十亩棉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平均亩产皮棉二百零一斤,比1957年增产23.5%。丰产田十八亩,平均亩产皮棉三百零二斤,其中丰产试验田三点四七亩,平均亩产皮棉四百七十五斤。一般单株座桃十八点二个,其中伏前座桃六点八个,伏里座桃八点二个,秋桃三点二个。棉铃肥大,有些“岱字15号”的棉铃直径达到了四点一公分,中下部棉铃每六十个可摘籽棉一斤。
经过全队社员讨论总结,我队棉花大丰收在技术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根据石家庄市春季干旱多风、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围绕着“早座伏前桃、多座伏里桃、争取秋桃”三个关键性环节,综合地、因地制宜地运用了农业“八字宪法”。在八字宪法的具体运用上,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多座伏前桃
“带桃入伏,上下一嘟噜(桃多的意思)”,这是我们的实际经验。意思是多座伏前桃,雨季不疯长,上下满结桃。但多座伏前桃必须苗肥苗壮、早发育。我们促进棉苗肥壮、早发育的办法,除采取深耕、精细整地、早播种、早疏苗、早间苗、早定苗、种子处理等措施外,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多上猪圈粪,打好肥料底。自解放以来,我队每亩棉田年年上猪粪五千多斤,有时还上饼肥料百十斤。1958年,地力肥壮,基本上满足了苗期的需要。我们强调幼苗期不追肥,不浇水。因为水肥过多,不利于蹲苗;如果浇水过早,地温降低,反而抑制生长。
(2)播前灌足水,麦前蹲好苗。麦前蹲苗,是我队多年的习惯。蹲苗有利根群发育,使棉苗粗壮,节间短。而要蹲好苗,只有在播前保好墒,幼苗期不浇水。因此我队是在头年小雪节前后进行冬灌,春耕后普遍春浇,使棉田涵蓄了适当的水分,保证了出苗和苗期需要。以后一般到麦收前才浇一小水,去年麦收前有雨,直到6月8日才浇头水。在浇水方法上,采取了畦浇和沟浇的方法控制灌水量,保证了蹲苗。
(3)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棉苗出土后,能否迅速正常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地温。提高地温的有效措施是早中耕,多中耕,深中耕。我们体验到:早中耕和多中耕,使地发暖,保墒好,能防春旱,避免早浇;深中耕,能促进根群发育,利蹲苗,节间短。去年一般棉田在伏前中耕七次,丰产田达到九次。结合中耕进行松土、培土,消除了杂草。根据实测,早中耕与培土能提高地温一到三度(摄氏),能促进幼苗发育,减少病害。
(4)液肥追弱苗,株株健壮,块块整齐。在早补点,晚移栽,保证全苗的基础上,棉苗能否均衡生长,是能不能普遍早座桃和多座桃的中心问题。过去我们在消灭三类苗上虽用了很大力气,但生长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去年我队采用了三十倍硫铵溶液
(墒好可以浓一些,地干可以稀一些)追施弱苗,消灭了三类苗,获得了棉株高矮一致,块块整齐的显著效果。这样做也同时解决了追肥后必须浇水与蹲苗的矛盾,既满足了幼苗对水、肥的需要,又不妨碍蹲苗。
(5)虫害要早治、彻治、连续治。棉蚜、红蜘蛛年年发生,我们连年就采取早治、彻治、连续除治,及时消灭了棉蚜、红蜘蛛等所有害虫,没有发生卷叶、红叶现象,保证了棉苗生长。这是我队的棉苗能够正常、均衡生长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采取了以上措施,全队棉花获得了麦收前普遍显蕾,和伏前座桃六点八个的巨大效果。
(二)防止伏桃脱落
伏里是座桃最多的时期,也是落桃最多的时期,解决不了落桃问题,就不能够达到多座桃的目的。我们解决的办法是:
(1)合理给肥给水,既保证需要,又不让棉花徒长。伏里能否多座桃,与伏前的营养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伏里正是棉花盛花期,需肥最多,若肥料不足,棉叶和花蕾黄弱,就要引起棉桃大量脱落。不过追肥不当,也会使棉棵徒长,棉桃大量脱落。因此,我们队本着“少吃多餐,先少后多”的原则,第一次施肥在初花期,每亩追氯化铵二十斤,颗粒肥二十四斤;第二次在盛花期,每亩追棉籽饼十五斤,硫铵、过磷酸钙各十五斤;第三次在盛花后期,每亩追酱干十五斤,硫铵二十斤,颗粒肥二十斤。另外在盛花期普遍喷施了千分之二的硼砂溶液一次,根外喷磷两次。
伏里正是雨季,浇水后常常遇雨,使棉棵疯长,造成蕾铃脱落。因此,要掌握
“看天、看地、看苗”的浇水方法。
“看天浇水”:根据最近是否下雨决定应否浇水和水量的大小。观察方法是土洋并用。土法是看蛇过道,水缸湿、艾根生白芽,都是下雨预兆。洋办法是根据气象预测预报。
“看地浇水”:根据墒情和土质浇水。三寸左右深的土壤,如果用手攒土成团,证明墒情适宜;不能成团,则缺水。黄土地在头伏二伏浇水可稍大些;而黑夹土保墒力强,不能浇大水。
“看苗浇水”:顶尖与果枝齐长,表示水分合适,不浇水;顶尖长,果枝不长,是伤水,需要深中耕抑制徒长;果枝生长,顶尖不长是受旱,应该立即浇水抗旱。
在浇水方法上:入伏后,一般是沟灌,小水勤浇,以防浇水后阴雨连绵,造成徒长。
(2)精细整枝,保证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是多座桃的又一关键。
经过以上整枝措施,实现了棉株不见杈,节间无耳髓,铃旁无“鸡窝”,虽然株高叶肥,但空隙很多,并无过分郁闭现象。
(3)彻治虫害,可以减少脱落,多座桃。
(三)抓秋桃、增铃重
过去我队棉花是小暑、大暑去顶,每株留果枝十二到十四个。去年为了争取高产,一般在立秋处暑间去顶,丰产田未去顶,每株增加秋桃三点二个。但多留果枝,则棉株高大,影响了通风透光。如果不去顶尖,上部棉铃不能吐絮,白白消耗地力,且影响中部棉铃的生长速度和重量。我们认为,去顶应该适时,最迟不超过处暑。
后期追肥浇水,可以保伏桃、增铃重。老农们认为棉花生长期较长,虽然去了顶尖后棉花不再往高处宽处生长,但仍然要长铃、长绒、灌籽,如果水肥不足就要减产和降低质量。因此,去年处暑后每亩追酱干十五斤、硫铵十五斤,收到了上下叶色一致、棉铃一致的显著作用。但施肥浇水也不要过晚或过量。
(四)在丰产的基础上前进
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我队今春播种的棉花,已完成了第三次中耕,半数已经定苗,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除虫战斗。经过社员讨论,今年保证亩产籽棉七百二十斤;培养丰产田六十七亩,计划亩产一千五百斤。
在实现上述指标的斗争中,仍然要狠狠抓住早座伏前桃,抓住伏里桃,争取秋桃和增加铃重四个关键环节。在措施上,除继续执行我们认为成功的经验外,根据去年所发现的问题,还打算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大力改革行距,突出抓光,解决棉田郁闭问题。
(2)继续试验双株丛留,保证密度。去年我队试验了一亩五千多株的双株丛留,获得了亩产九百五十斤的成绩。今年搞了三十亩大小垅型式的双株丛留,每亩留苗五千株以上;另搞了五十亩二点二尺行距的双株丛留,每亩四千株以上。希望从这些试验中能找出一种肥地密植的最好型式。
(3)全部实行边沟透浇,进一步调剂土壤水分,充分适应棉花生长需要。在大小垅棉的宽行开沟,窄行培土,使成为高埂边沟。旱时用边沟浇水,阴雨连绵时用边沟排涝。在渠井双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旱涝双保险。
(4)增灌开絮水,摘一喷,浇一水,保证不受秋旱,达到保桃增重的目的。
(5)合理配合土肥料和施肥,以便既满足棉株各个阶段的生长需要,又要作到不徒长,多座桃,少落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