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文化接近生活 作家接近人民——捷克斯洛伐克文化生活点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0
第4版()
专栏:兄弟国家文化生活

文化接近生活 作家接近人民
——捷克斯洛伐克文化生活点滴
文艺工作者接近人民
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大批文艺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的工厂和农村回到了布拉格。他们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自从捷共中央提出让文化接近生活、文艺工作者接近人民的号召后,大批文艺工作者积极地响应了党的这一号召。他们深入工厂和农村,和劳动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曾派出了四百多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教工作者,组成二十个代表团,和各州、县的文艺工作者一道,分成小组,深入基层,同工农群众举行了两千多次座谈会。约有二十五万劳动人民参加了座谈。许多剧院的演员也到各地为劳动人民和战士们进行巡回演出,并就演出的节目和工人农民们展开了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文艺工作者听取了很多有益的意见,了解了劳动人民对文化的许多要求。他们希望看到更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沸腾景象的作品,希望文学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充满战斗力量、鼓舞人心的东西,青年们还希望作家了解他们参加祖国建设的热情,描写新的年青一代的成长。这些意见大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信心。许多作家决心较长期地生活在工厂和农村中,并表示,今后要写出更多的以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实斗争为题材的、具有高度共产主义风格的作品。
一个农村文化俱乐部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高地地区的多乌彼村,解放前只有一家兼营旅馆的饭店是这个村庄唯一的“文化”中心。除了小型舞会以外,这里偶尔也有由地方业余文娱团体举办的演出。但是,即使开展这样一些文化活动也是很困难的。解放后情况虽然有了好转,但是由于条件不够,这里虽然成立了摄影组、音乐组和其他文娱小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展开活动。直到1957年底,情况才有了根本的转变。这里的统一农业合作社在经过五年的集体劳动以后,已有足够的力量来进行这个村庄里的文教工作。于是,合作社社员们就组织了一个
“文化俱乐部”。
多乌彼村的居民自己动手把一座旧的建筑改建成文化俱乐部,包括三间装饰美丽的活动室。最初,俱乐部的主要访问者是儿童。不久以后,成年人、合作社社员、拖拉机手和国营农场的工人也常来俱乐部娱乐或学习。多乌彼村的人经常到这里来看电影或听讲座。他们还组织了美术小组、戏剧小组,还打算组织合唱团。
文化俱乐部不仅注意开展全村的文娱活动,而且还帮助农民改进田间和牲畜的管理工作。例如,俱乐部帮助合作社逐步从植物栽培业转到种籽种植业方面去,并协助合作社降低繁殖牲畜的费用。目前,俱乐部和合作社一起把一直由国家管理的合作社劳动学校领导起来。在田间工作结束后,劳动学校即开办讲习班,配合电影向农民讲述例如培养牲畜的先进方法等。
大量摄制电影短片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约生产四百部电影短片。人们对于电影短片的兴趣可以从一个事实来说明,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影档案馆每月要向共拥有一万架电影放映机的三千五百个电影院和机关借出三万部电影短片。目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影工作者正在摄制一批很有趣的电影短片,如关于输血、电的发明史、地球运动的规律、土壤侵蚀和人们与它作斗争的情形等等。
每十户一架电视机
到1959年2月底,捷克斯洛伐克全国登记购买电视机的数字已达三十七万三千多架。这就是说,每十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家庭就有一架电视机。订购电视机的数量在最近时期内还将进一步增加。能证明这方面情况的另一点是,工厂生产电视机的数量也扩大了。
1958年各工厂生产了约十三万架电视机,而今年将生产十九万,到1960年电视机的生产量将扩大到二十四万。
捷克斯洛伐克现有的四个电视发射台能在全国30%的土地上有效地播送电视中心站的节目。捷克斯洛伐克电视网的建设工程到1960年末就将基本告成。除布拉格、俄斯特拉发、布尔诺和布拉迪斯拉发现有的这几个电视发射台外,另有六座电视发射台也将投入工作。
农村文化生活活跃
捷克斯洛伐克农村中的文化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农村中传统地保存了几百个合唱团、舞蹈团、音乐团和剧团。在一万四千个居民点都有人民图书馆。此外,在农村中开辟了一万个阅览室和文化室。每个农民平均每年看十四场电影,每个家庭都有收音机。从农村中订购电视机的数量看,捷克斯洛伐克居世界先进地位之一。
统一农业合作社从社的收入中提取1%作为自己的文化基金。1958年,统一农业合作社的文化基金数为五千到三万克朗(捷币)。用一万七千克朗能购买一架新的电影放映机和七百卷书。(附图片)
布拉迪斯拉发纺织厂内最近举办了一个斯洛伐克艺术家画展。图为厂内女工在参观展览会时与女画家克拉依卓娃(右)进行交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