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场防汛抢险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1
第3版()
专栏:

一场防汛抢险战
新华社记者 胡坚
3日下午,倾盆大雨。紧挨着洞庭湖东?的汨罗人民公社正在分片召开会议热烈讨论粮食丰产运动的时候,大堤上防汛侦察队的告警锣当当地响起来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挑着箢箕,扛着锄头,奔向大堤。一场紧张的与水争粮的战斗开始了。
雨越下越大,一昼夜降雨一百四十多公厘,平地积水一尺多深。这里是汨罗江的尾闾地区,出口小,进口大,是个布袋形。距这里十来里的下游入湖处只有二千二百多个流量,可是隔这里十五里的上游流量却有三千五百多个。肚子越鼓越大,水位越涨越高。许多高大的堤防跟着被洪水漫顶了。防汛抢险的战斗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入夜。堤防上到处燃起了煤气灯和火炬,火光照红了半边天。在波涛汹涌的激流里,汆水手们在几丈深的水底堵塞漏洞;大堤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在填土打桩,加固堤防。哪里告警的绿灯亮了,人们便奔向哪里。
当夜幕刚临时,廖马垸六公尺多高的堤防开始漫顶了。公社党委副书记杨冬林带领一千五百多社员奋力抢救。他们的口号是:“水来土掩,水涨一寸,土高一尺。”他们奋战九小时,把堤身普遍加高了一尺多。在风雨交加的深夜,公社党委书记杨德泉正在大堤上的茅棚子里打电话,猛然他听到外面有人在喊:“狗头堤穿了八个洞,湖溪垸保不住啦!”
“怎么?湖溪垸……”杨书记马上想到这里不单是有八千亩好禾苗,还有祖国的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线过这里,万万不能让洪水冲进来。他忘记了自己已经病了三、四天,拔步向狗头堤跑去。他跑到那里视察了水势,气还没有喘匀,就立即投入了战斗。他挥舞着大锤打桩木,一连和群众一道打了二十多个桩没有歇气。大家看到党委书记这样奋不顾身,就下水的下水,挑土的挑土,外面堵,内面塞,终于把八个漏洞堵住了。这时,杨书记也累得精疲力竭,晕倒在堤上。大家当即扶着他回家。但是走一段路,当他清醒过来时,他摆脱了扶他的人,又投入了另一次抢险战斗。
夜深了,北风呼呼地叫。几尺高的大浪,一个接一个地猛烈冲击着北岸的堤防。北堤上一大块一大块的泥土给洪峰吞噬了,挡浪的芦苇也用完了,情况十分严重。在这个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喻建和和共青团员杨怡兴就带头跳下水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大浪。接着,十二个青年人都跳下水去,手拉手地结成一条长堤,挡浪护堤。群众深受感动,大家从家里把麦秆、晒簟、棉絮,都搬来堤上挡浪、塞漏洞。
深夜两点多钟,杨德泉书记在堤上电话室里接到中共湘潭地委一个通知说:上游有两万立方公尺的木材被洪水冲散了,正顺流而下,不冲毁汨罗大铁桥,也会阻塞水流,抬高水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公社党委会研究后,决定派人到上游去截住木材。可是当时五个生产大队两千多劳动力都上堤了,哪里还抽得出人呢?于是当晚公社在大堤上召开电话会议,号召没有防汛任务的七个生产大队派人来支援。当晚这七个生产大队就派出一千一百多人从一、二十里路外赶来支援。县立第三中学的师生、附近小镇上的工人、机关干部和居民,绝大部分也都投入了防汛战斗。
从深夜战斗到天明,从天明又战斗到深夜,经过两天两晚的紧张抢险,人们终于制伏了洪水,保卫住了全社两万多亩满垅青葱的稻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