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勤杂工的“万宝库”——苏宝元增产节约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3
第2版()
专栏:

勤杂工的“万宝库”
——苏宝元增产节约的故事
金源清
沈阳第三机床厂,最近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大企业尽管有着数不清的英雄好汉,可是“增产节约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却被一个扫院子、擦地板的勤杂工苏宝元夺去了,而且全厂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苏宝元,大家都叫他“老苏头”,个子不高,一天到晚总是勤手勤脚地做些最不“显眼”的工作。他拦腰扎着一方围布,肩头上扛着一条麻袋,常在工厂里的垃圾箱、脏土堆以及路边墙角一带打圈子,他像沙里淘金一样,把那些废旧材料都零零星星地收集起来,放在他自己搭起的“废品库”里。渐渐地,废品竟装满了四、五个库房,这里面的东西,从金属材料、炼钢原料到各种工具和杂品,不下一百多种。在大跃进的日子里,他的废品库变成了“万宝库”。当工厂需要的时候,他交给了工厂一批麻袋、七袋水泥(这些水泥是他把撒在地上的水泥粉末一把一把地收起来的);他捡来的零碎木料,交给托儿所做出了数十张小床……。
但是,使老苏头成为红旗手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给工厂解决了五个重大的难题。
雪里送炭
老苏头在沈阳第三机床厂生产六大设备的过程中,立下了一个汗马功劳。生产电站汽轮机,头一道工序是在铸造车间筛砂子;筛出砂子才能塑造砂型,有了砂型才能铸造汽轮机部件。恰巧,这个厂的二十多个筛子,不是漏底就是眼大,必须换上新网才能投筛。在生产调度会上,铸造车间主任急不可耐地要求供应二十几个筛网。供应科长却长吁短叹地回答说:“就是跑遍全城,当天也难买全,顶快也要三、五天。”在座的各个车间、科室的同志,也都无计可施。
这时候,总务科长魏连有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便兴高采烈地喊道:“嘿,有了!老苏头那里有!”魏科长赶到老苏头仓库里一看,不仅有,而且多得很呢!老苏头听说要用筛网,马上就推了一车,又扛上一捆,亲自送到铸造车间。铸造工人一见到这么多的筛网,真是喜从天降,立刻七手八脚地把筛子钉好,一万四千多瓩汽轮机便按计划制造了。工人们为了表示感激,都前簇后拥,鸣锣击鼓地给老苏头送了一张大喜报。
勤杂工和新铣床
在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中,很多工人都想法制造专用工具来增加生产能力,发愁的只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在一次全厂性的大会上,正当各车间的技术革新健将争相比武的时候,有人发现老苏头也来了。他脚前摆着一堆铁家伙,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聪明人早看出他是来“亮宝”的,猜到他的仓库里一定有不少钢铁材料。开过会,三车间就有四、五个大汉闯到老苏头面前爽快地说:“老苏快把门打开!”老苏头就把大家带到他的钢铁库里,大家一看,好得很,一屋子的床身、机架、轴杠、卡盘,真是应有尽有,马上就拉走了一车,剩下的钢料也都被各车间的人要去了,一个也没剩下。在另一次比武会上,三车间的工人当众表演了他们搞出来的一种铣床,在加工ⅢC型车床的零件的时候,可以把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工人们特意请老苏头看了这场精彩表演,并且感激地说:“老苏,这就是用你的废料做成的,你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谁叫门
工厂根据生产的需要,新建了一座大型厂房。可是,厂房盖到半截的时候,发现钢筋不足,人们都为这件事急得不得了。晚间,厂党委书记张智民正在家里考虑问题,听到有人叫门。推门一瞧,只见一个驼背老人立在月光之下,再一细看,认出是老苏头。张书记连忙把老苏头迎进屋里,一谈起来,才知道这个老工人也在为工厂缺钢筋的事操心。原来老苏头找到一处在地下埋藏多年的建筑废墟,里面有不少钢筋。他把这事告诉了土建科长。土建科长低估了钢筋的数量,漫不经心地说:“最多能砸出半吨钢筋,还不够工钱哩!”于是苏宝元连夜赶到党委书记家来。张书记一听,拿起手电筒就说:
“走,咱们看看去!”土建科长看见党委书记和老苏头经过窗前去找钢筋,也开始怀疑起自己来了,于是就跟着到现场作了勘查,结果查明地下埋藏的钢筋不是半吨,而是四、五吨。有了这些钢筋,新厂房便顺顺当当地盖成了。
破烂变金子
一般废旧物资,大部分可以翻新利用,可是对擦拭机床用的砂布,这个厂的工人们却想不出利用的办法。因此,第三机床厂这个年产数千台机床的大工厂,每年不知道要扔掉多少废砂布。怎样替废砂布恢复生命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有一回,老苏头拦住了一辆运垃圾的胶轮大车,他宣布说:往后废砂布都要给他留下!老苏头先拿一块砂布用凉水浸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那砂子和胶汁还是粘糊糊地粘在布上。他又试着用热水洗,一下子就洗了个干净。这样,这个难题就开始解决了,他一个人就洗出六百多斤白布。他看到那些洗下来的砂子,颗是颗、粒是粒的,也舍不得扔掉,一攒攒下二十多麻袋。后来,有个砂轮厂的同志,听说老苏头要卖砂子,抓起一把看过以后,惊喜地说:“这东西就是金刚砂呀!”后来经过化验,证明那砂子里的确含有20%的金刚砂。砂轮厂不但把这些砂子全部买了去,还千谢万谢地说:“老苏同志,你这一创举,对增产节约的好处可真不小啊!”
两代人
工厂在大跃进中添了不少青年徒工。他们刚走出家庭和学校,还没有养成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良好习惯。老苏头想,做为老一代的工人,有责任帮助党教育青年一代,因此,他热心地随时随地引导青年徒工爱惜国家财产。一天,他在总务科看到一个女徒工嗗嘟着嘴,坚持要求发给她一种漂亮的办公纸,说是要印什么表格。老苏头走上前去,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地说:“别叽咕啦,我有。”这女孩子跟到废品库里一看,原来是一箱用过的办公纸,就失望地说:“这能使吗?”老苏头就翻开一叠纸的背面说道:“孩子你看,什么样的表格印不上呢?”这个女徒工终于想通了,竟笑了起来说:“苏大爷,你再给我一点吧!”老苏头就故意板着脸说:“行,可是有一件,我只准使用,不准浪费!”
许多徒工听说老苏头是这个厂的“开国元老”,都很听他的话,不过也有个别不大听话的。他从三车间垃圾箱里拾到七十个螺丝套,经过挨门追查,找到了扔东西的几个徒工,就在这个垃圾箱子旁边开了个现场会。可是隔了一天,那七十个螺丝套又被扔了出来。这回老苏头又想了个新办法:他拿来一根草绳,把全部螺丝套穿成一串,挂在工厂大门口上,并且附上一张大字报。这下子效果很好。现在乱扔加工件、工卡具或金属材料的现象就很少见了。(赵志方插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