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勤学苦练提高技术 阎俊礼九年没出废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3
第2版()
专栏:

勤学苦练提高技术
阎俊礼九年没出废品
新华社天津电 连续九年没有出过一件废品的石家庄车辆工厂老车工阎俊礼,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已被厂里评为优质标兵。
阎俊礼从十四岁进厂学徒,到现在已经和机床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解放后,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不断地提高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在生产上一贯重视产品质量,一丝不苟地遵守着工艺、操作规程。早在三年以前,他就因为产品质量好而被厂里评为“六年不出废品”的红旗。他没有满足这些成就,仍然继续苦心钻研,提高技术水平。
这些年来,阎俊礼曾经加工过机车和货车上的各种大、中、小型的部件。他对加工形状不一和技术复杂的工作物,都事先周密地考虑好加工的作业过程,该粗的粗,该精的精,这是阎俊礼既提高质量又不影响生产效率的一条法宝。车床一开动起来,他总是经常注意核对卡钳尺寸,因而防止了因卡钳尺寸变动而影响质量的事故。
阎俊礼深深体会到,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光靠注意操作规程,作好生产准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注意机器保养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因此,他经常研究机器的性能,一发现机器有毛病就及时进行维修。他用的机床已经超过两个大修期了,还没有一点损伤。从来也没有因为机器有毛病造成质量事故。他经常注意学习技术理论,善于按照材料的性质来掌握产品的精密度,保证产品质量。有一次,加工“插床”上的铜套,规定精密度不能差过一公厘的十分之三。把工作物卡在机床上,阎俊礼又看了看派工单上写着的尺寸,突然想起在业余学校里老师讲的冷缩热涨的原理,他考虑:如果按派工单上的尺寸旋下去,刚旋好是合适的,一冷下来不就要“缩”了吗?于是他按照“机械工人”手册上的有关操作经验,比原来的要求系数加大了一公厘的十分之一,结果做出来的活挺合适。几年来,他在生产上总是这样细心钻研琢磨,从没有放过一点可疑的细节。
阎俊礼经常记住党告诉他的一句话: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仅自己好,还要大家好。所以他常热心地帮助下班工人磨刀、找正,并把精密活留下自己作,好作的活让给下一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