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勤学苦练 精益求精 北京文艺工作者大力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3
第6版()
专栏:

勤学苦练 精益求精
北京文艺工作者大力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新华社12日讯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北京文艺工作者正在千方百计地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适应人民的文化要求。
突出了鲁大海的反抗性
曹禺再次修改“雷雨”
剧作家曹禺最近修改了“雷雨”。这个剧本是作者在1933年写成的。是我国话剧史上优秀剧目之一。剧本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罪恶大家庭的揭露,无情地讽刺、抨击了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长时期以来,曹禺总感到原作中对煤矿罢工领导人鲁大海的处理是一个“疙瘩”。鲁大海的思想不够鲜明,性格不够统一。这次修改中,作者着重刻划了鲁大海同周家之间的阶级矛盾,而把鲁大海同周萍、周冲和四凤之间的个人纠葛摆在次要的地位,从而就突出了鲁大海的反抗性,加强了戏剧主题。曹禺说,这回算是把“疙瘩”去掉了。
作者在“雷雨”第三幕增添了几句简练、有力的对白。鲁大海为了解除鲁妈怕他到矿上“闹事”的顾虑,对鲁妈说:“我们要闹出个名堂来。不要看他们这么霸道,周家这种人的江山是坐不稳的。”鲁妈说:“孩子,你老实点吧,妈的命够苦了!”大海却说:“妈,你别这样劝我了,我们不能认命……”。寥寥几笔,鲁大海同资产阶级势不两立的态度就更加明朗化了。
原作最后一幕中,周萍和四凤的恋爱关系揭开,大海曾经因同情他妹妹四凤的处境而同意周萍把四凤带走。这样处理,同大海一贯对周家嫉恶如仇的阶级感情是不相符的。曹禺把这个情节改成大海让鲁妈先把四凤带回家去,然后用仇恨的眼光瞪着周萍,咬牙切齿地说:
“我们是人,不是畜生……”。此外,作者还删掉了周萍向大海坦白他同后母繁漪的不正当男女关系等不大符合剧情发展逻辑的情节。曹禺以前曾经修改过“雷雨”。他对记者说,这次修改是否得当,还有待艺术实践的考验和观众的评价。
矛盾更集中 剧情更连贯
“赤壁之战”重新改编
中国京剧院吸收广大观众意见,最近又一次修改了大型历史剧“赤壁之战”,并且把修改后的“赤壁之战”剧本交戏剧出版社出版,以便进一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修改后的“赤壁之战”,人物、场次有所变动。去掉了刘备,突出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和黄盖,使场次更精练,矛盾更集中,剧情更连贯。
改编者使诸葛亮的性格有所发展。在原来“群英会”、“赤壁之战”的“打盖”一场中,作为东吴国宾的诸葛亮始终是坐视一旁,不给黄盖讲情的。现在改为:周瑜打黄盖时,诸葛亮饮酒自若,不予理睬;可是当周瑜要杀黄盖时,诸葛亮却语意双关地劝阻说:“都督正在用人之际,只可以赦,不可以斩”。后来鲁肃问诸葛亮为什么不从开始就讲情、把人情送到底?诸葛亮幽默地答道:“若把人情送到底,人家的苦肉计就用不成了。”有人认为:填了这几句说白,诸葛亮的性格就鲜明起来,也使他的作为更切合自己的身份。
改编者删去原“赤壁之战”中周瑜饯别黄盖的“壮别”一场。尽管这场戏十分动人,但因它有碍于全剧剧情的发展。为了突出黄盖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新加上黄盖赴战途中的“壮行”一场戏。原来“壮别”中黄盖慷慨激昂的大段快板和许多精彩的身段,也都移植到“壮行”一场里来。
全剧的演出时间可以比修改前缩短近一小时。鞭挞了封建社会黑暗势力“大雷雨”将搬上舞台
俄罗斯戏剧大师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这一世界名剧,将首次同北京观众见面。
“大雷雨”早在1921年就由翻译家耿济之介绍到中国来。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首次公演了这个戏。此后,青岛剧社、留蓉剧人协会、留渝剧人协会、新中国剧社等先后在全国很多地方演出过。这个剧本通过俄罗斯旧式家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俄罗斯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寄予深切的同情。在抗战期间,这个名剧曾深受命运相仿的中国人民的欢迎,因而创造了当时外国名剧演出的最高纪录。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这次重新排演“大雷雨”,由孙维世任总导演,耿震和林韦任导演。导演同演员们钻研了剧本和“奥斯特罗夫斯基研究”等著作以后,力求更精确地把握原作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在排演中,他们作了不少新的尝试。以前演出中的鲍里斯和奇虹,往往被处理为软弱无能或傻里傻气的人物,引不起观众应有的同情,从而削弱了人们对旧社会制度的仇恨。这次导演和演员将进一步刻划出爱情悲剧的总根源——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个戏的排演得到苏联专家热情的支持,舞台美术由雷柯夫专家设计,使全剧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为了学得更多本领
杜近芳谙文习武
在中国京剧院的练功场里,记者看到著名青年旦角杜近芳正在汗流浃背地练武功。她练完圆场、云步、碎步、趋步这些基本功,又拿起“大鼎”(双手着地倒立),大打出手,动作矫健,精力充沛。
杜近芳长于青衣和闺门旦,缺少武功的功底。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她从一个月前开始练武功,决心做到“一专多能”。他的教练李金鸿说:“杜近芳练功很认真,她一个月前还立不起“大鼎”,现在每天练功时能拿四次“大鼎”,每次可以倒立一分多钟”。正谈着,杜近芳又开始了她的新课目——“十杆枪”,练的是刀马旦必须掌握的投枪、接枪、踢枪功夫。这个课目要求演员眼明手快,做到“险、巧、稳、准”。只见四个男演员围着杜近芳,互相把十杆花枪交替地投来投去,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很担心杜近芳会不会偶然“失手掉了枪”,可是她却纵身一跃,劈开双腿,干净、利落地把掷来的双枪踢向两旁。这时四周“观战”的人们齐声喊好!一小时的练功就此结束。
杜近芳一边擦汗一边对记者说:“对于武功,我还是个小学生,练起来真要咬紧牙关,使尽全身力气。但是为了演好旦角,就必须下苦功掌握更多的本领”。她还兴奋地说,练武功以后,体力增强,关节灵活,“气脉”也更足了,这对演文戏时运用身段和改进唱功都很有好处。(附图片)
话剧“大雷雨”的总导演孙维世同志(右),在排练中帮助演员姚向黎(她在剧中饰卡杰林娜)刻画角色的内心情感。 本报记者 纳一摄
著名京剧演员杜近芳在积极练工 李金鸿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