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从“滚很召”到“波海米纳”——记一个傣族村寨民主改革前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4
第5版()
专栏:

从“滚很召”到“波海米纳”
——记一个傣族村寨民主改革前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调查
“滚很召”——领主的家奴
“曼烈”是云南边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个傣族村寨,解放前有五十户人家,都替西双版纳最大领主“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养象。人们鄙视地称这个寨子为“滚很召”(意为领主的家奴),领主则侮蔑他们为“琵琶鬼”,说谁碰着就会倒霉,所以不能跟其他傣人住在一起。全寨只二百亩田,大半人家靠卖工过活。这样低微的收入,还要负担各种繁重的封建剥削。全寨人民除无偿地轮流替大领主“召片领”养象外,每逢召片领举行宗教祭祀,每户要出半开(解放前云南的一种地方银币,相当于银元五角,下同)一元五角。结婚、离婚时,要向召片领交纳结婚或离婚费十到十五元。盖草房一间,向领主纳税一元五角,盖瓦房一间纳税四元五角。开荒地要纳税一元。凡寨内农民猎获野兽,要拿一半献给召片领,最好的兽皮、鹿茸等,全作献礼;新迁到寨里的住户,要向住寨的头人献一只鸡、一壶酒,半开一元五角,才能居住。此外,还要负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公粮、牛税、门户捐等,每年每户至少负担四十元左右。农民形容那时的苛捐杂税“像头发一样数不清”。在这种残酷的压榨下,生产自然无法发展。还由于生产资料缺乏,农民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服役,只好广种薄收,田只耕两三寸深,从不施肥,每年要等到七、八月间,靠天下雨才能栽秧,平均每亩水田产稻谷二百斤。全寨平均每人只有四十来斤粮食,缺粮户占总户数的68%。因为生活贫困,生病的人多,又没有医药卫生设施,生了病只好请巫婆祭神送鬼,死亡率高,人口逐年下降。
“波海米纳”——土地的主人
解放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苛捐被取消了,人民政府对这个寨的农民作了许多扶持和帮助。但是,由于封建领主制度的压迫继续存在,贫穷的根根没有挖掉,到土地改革前的1955年,缺粮户仍占全寨总户数的52%。于是,废除封建制度、彻底挖掉穷根,就成为全寨傣族农民的迫不及待的要求。
1956年,党领导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傣族人民进行了和平协商的土地改革,曼烈寨的家奴,从压在傣族人民头上达八百年的封建领主的制度下解放出来了。平均每人分得二亩多田地,并摆脱了领主的无偿劳役和各种特权剥削,过去被人鄙视的“滚很召”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波海米纳”(意为土地的主人)。
组织起来,共同富裕
他们虽然分得了世代渴望的土地,获得了人身的自由,但是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仍然感到缺乏,在发展生产中还存在若干困难。这时,党给他们指出了一条道路:组织起来,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富裕。就在1957年,寨里的贫苦农民首先成立了互助组。去年又组成了一个三十六户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年,西双版纳的傣族农村里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热火朝天的生产高潮。在水利工地上,在积肥运动中,曼烈寨都同其他村寨的傣族农民实行协作。全自治州在一个春天就修了二十六万亩田的水利,超过解放前几百年全州水利灌溉面积的一倍多。通过这一运动,曼烈寨的傣人又清楚地看到,一村一寨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在秋后就同其他寨共同办起了人民公社。
土地改革后不过两年多时间,曼烈寨的生产像旭日东升、春花怒放一样蓬勃地发展着。广种薄收的落后耕作技术被抛弃了,傣人创造和采用了近百种新的生产工具。也改变了从不施肥的习惯,1958年平均每亩施肥一万三千四百斤。由于修了新的水渠和废除了封建水规,全寨四百七十二亩田得到灌溉,耕作季节提早了。耕田由过去耕两三寸改变为耕七八寸,还采用了密植、选种等措施。大批妇女突破了傣族历史上的男女分工界限。如贫农妇女玉银罕,打破了“汉族怕老虎,傣人怕人粪”的传说,带头挑粪下田,并和另外三个妇女共同创制了撒粪机。八个傣族妇女破除了“妇女犁田会遭雷打”的迷信,学会了犁田。1958年全寨平均每亩产量达到四百二十斤,比1952年提高了一倍多,平均每人有粮九百四十多斤。经济作物和副业生产也全面发展起来了,1958年全寨种甘蔗、花生、水果和养猪、鸡、鸭的收入共达二千五百多元。贫苦农民吃野菜、竹笋充饥的悲惨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开始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岩卖杰一家的变化
岩卖杰在土地改革前是雇农,1952年全家三口人只收入五十一元多,平均每人只有十七元。这年全家缺八个月的口粮,靠找野菜等度日,家中除一间破草房和烧饭的土锅外,别无它物。这一年还借了五块钱的债才勉强应付过封建领主的苛索。1956年岩卖杰分得了土地,随后又成了互助组员和农业社员,日子就完全变样了。1958年,全家增加到五口人,农副业和手工业收入共达二百一十多元,每人平均收入四十多元,比1952年增加将近两倍,加上土地改革后免除了封建领主的繁重剥削,收入中绝大部分都用来改善全家的生活。这一年,全家五口人分得二千四百斤粮食,吃得比较充裕,每人缝了一套新衣,新盖了一座竹楼,家中已经不再是“家徒四壁”了,添了被子、床单、脸盆、磁碗、鞋子、电筒等许多日用品。全年还有节余。岩卖杰家庭的变化,只不过是曼烈寨四十多户傣族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本报记者 黄昌禄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