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抗日战争”交 响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4
第8版()
专栏:听乐扎记

“抗日战争”交响乐
李凌
刚到上海,朋友们就告诉我:有两首交响乐曲很值得注意,一首是王云阶的“抗日战争”,一首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音乐会演中,所呈现的蓬勃、活跃场面是很激动人的,几乎每一个作曲家都卷进了创造洪流,为创作大跃进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连上海乐团的演奏员也写了八、九篇交响乐曲,众多的创作中,也各有优点,而最具有特彩的,是上述两曲。我想,这两首交响乐的出现,的确是我国交响乐创作中的一件大事。
“抗日战争”交响曲,是一首带有情节的交响乐,是描写抗日斗争的史诗,四个乐章的安排是:“抗战”、“苦难的回忆”、“到敌人后方”、“欢庆胜利”。音乐的构思是采用抗战中各个时期在群众中流行的革命歌曲作为各乐章的中心主题,如“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打到敌人后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的主题加以发挥,来刻划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生活。
这些素材,在交响乐中经过了交响化的阐述,形象性更为鲜明,一些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或者熟知当时的歌曲的同志,沿着这些重要主题的线路,也可能较深的领会这首交响乐。
“抗日战争”交响乐中虽然多少还余留着作者长期为电影音乐配音的某些效果性的痕迹,但从整个交响曲来说,比他过去的曲作有跃出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乐章,用冼星海的“打到敌人后方”的歌曲作为主题,来描写抗日英雄在敌后的作战的勇敢、机智和乐观的心情,是淋漓尽致的;快速乐章的编织,优美而严紧,比其他乐章更为集中。
交响乐是一种时间性的听觉(没有文字)艺术;一个意象常常需要反复的出现,发展的部分也常常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要的主题,加以扩张,才能给人一个比较明确的印象。“抗日战争”交响乐的其他乐章,有许多地方都能掌握这一特点,并加以突出的描绘,因而感染力也较强烈。可是,有些地方就嫌吸取素材过多,描述略嫌零碎,如果这一点加以注意,予以适当的剪裁和扩充,这首交响乐的感染力就会更加集中和加深了。
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以“松花江上”为素材。选取这样的主题也可以,但要注意这首歌曲所体现的情绪的性质,“松花江上”在表现当时东北人民的流离失所,到处流浪,和对家乡的思念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这也只是当时人民的一方面的心情,因此它在描画广大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所加给苦难的愤怒和反抗的一面是不足的,它给人是哀怨、哭泣的印象更多一些。当时的人们对于“心头恨”、“王家庄”、“大家唱”表现悲愤的歌曲的热爱,希求从这些歌曲中一方面诉述自己的悲伤,一方面又激发自己的勇气,而对“松花江上”感到不满足,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不能强求作者按一定的格式来安排他的每个作业,然而,对于一首歌曲的性质的考察,应该有较深的研究;当然在这一点上,作者也多少在交响乐(第三章)中注意了,结尾部分给了听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感觉。但是,悲伤深处的愤怒火焰是蕴藏得不足的。
交响乐第一乐章(二、四乐章偶也有之)中常常出现一些民族调式型的乐句;这种进行在某些器乐中有其特有效果,但在这部交响乐中,就显得贫弱了。
我爱这首乐曲,也愿它早日以更深刻更严谨的面目和听众相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