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在名茶“碧螺春”的家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5
第3版()
专栏:

在名茶“碧螺春”的家乡
本报记者 田林
记者最近因访问名茶“碧螺春”的家乡,来到太湖东部边上的东山镇洞庭人民公社。出乎意料,在这里看到了一幅十分迷人的夏季全面丰收的景象。如果用诗描写的话,这恰是:
洞庭五月闪金光,
麦海枇杷相映黄,
簇上春蚕欢作茧,
碧螺十里送芬芳。
洞庭东山,洞庭人民公社的所在地,属江苏省吴县。这里三面滨湖,一面和苏州连接。真是到处山青水秀,柳暗花明。人到这里就如置身画中,自己也成画中人了。
然而,这里最美丽最动人的还不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公社社员去冬今春辛勤劳动描绘出来的全面丰收的图画。
蚕老枇杷黄
这正是采摘枇杷的季节。记者跟随采枇杷的社员登上高山,只见接连不断的群山上,一片片的果树,遮天蔽日,密如森林。果树中最多的是枇杷、桔子、杨梅和青梅。按照农谚,这里的节令是:“蚕老枇杷黄”,“夏至杨梅满山红”。现在正当春蚕上簇,夏至过几天也要到来的时候,所以,春梅已近“临产”,枇杷更是金光闪闪,令人垂涎。当社员们把一大筐一大筐的枇杷运下山来时,记者听到在枇杷树下和羊肠小道上,腾起了一阵阵欢乐的歌声和笑声。
公社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枇杷大丰收,估计可以收到两万担。青梅树上也都结得满满的,丰收在望。
在平原上,荡漾着一望无际的黄色海洋,这是已经成熟了的油菜和小麦,她们高的达到胸部,低的也与腰部相齐。无论你走进那一块油菜田,都像是走进灌木林里一样;而当你走近种“矮粒多”或者是“方六柱”的麦田时,你又不得不为麦秆的粗壮和麦穗的整齐肥大而感到惊奇。
爱喝茶的同志对“碧螺春”这个名字,大概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名贵的高级绿茶,在泡水以后,全是又嫩又绿的小叶,味醇清香,即使不用开水冲,茶叶也会全部展开沉底。“碧螺春”主要是在春天采摘和制作,在未泡水之前,外形略带卷曲,很好看。
“碧螺春”茶现在有好些地方都会制作,但是这儿——洞庭东山和西山却是它的故乡。去年全年,洞庭人民公社共产“碧螺春”茶六千六百斤,今年只是春季就已经生产了八千多斤,超额完成了国家收购春茶的任务。
在这个公社里,几乎家家都养蚕。无论在大街小巷,记者都看见大人、小孩挑着、背着或拖着一捆一车的桑叶。无论在谁家,甚至就是在公社办公的地方,也看见地下堆的是桑叶,架子上摆的是装蚕的竹匾,肥大的蚕儿正一动一动地在匾里咬吃着嫩绿的叶片。
一个养蚕的姑娘随手捻起一条又粗又肥的蚕放在手掌上,对记者说:“你看,足足有三寸长!”据公社负责同志估计,目前正在上簇的第一批四千张种的蚕,可以产茧三千担左右,比去年的春茧,平均每张种可以多产茧十几斤。
“更上一层楼”
一天晚上,记者在公社党委办公的地方,翻到了这个公社几年来有关生产的统计和计划数字。就拿几种主要产品在前年、去年和今年的收获数字来作一些对比吧。水果六千七百亩地,前年收四万五千担,去年收六万九千担,今年计划要收十万担。从目前枇杷、杨梅丰收的情况和桔子、青梅等生长的情况来看是有把握的。蚕茧,前年三千七百多担,去年四千三百多担,今年还可以超过去年。鱼也连年增产。
然而人们并不因为有了今年的生产规模而感到满足,他们争取“更上一层楼”,现在正为今后继续不断的跃进铺平道路。洞庭公社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全社共有土地七万三千亩,目前经营的不过三万七千亩。公社的负责同志说,他们已经着手规划进一步地发展多种经营,使公社的生产一年比一年更好,社员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富裕。要做到鱼满塘,粮满仓,花果遍山岗,机器到处响,男男女女齐歌唱,社会主义胜天堂。
从去年到现在,洞庭公社就有计划的少采一部分茶叶,少收一部分茶籽,一方面剪枝育苗,一方面撒播茶种,来大规模的发展茶田。他们又在大力发展桑树,以便多多养蚕。目前,公社已经有茶苗圃四百亩,桑苗圃一千二百亩了。只去冬今春,发展了用材林和经济林苗圃两万多亩。此外,他们还要根据劳力情况,适当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具工业和手工艺等。
丰收怎样来?
今年的年景和去年、前年比较,也并不特别好。为什么今年就能够获得全面大丰收呢?今年枇杷大丰收,是不是碰到了水果树的所谓“大年”的缘故呢?可是,前年的数字打消了这种怀疑。同样是大年,同样多的枇杷树,而前年收的还不到一万担。今年枇杷大丰收,主要在于公社化以后,社员积极性大大提高,坚决采取了防冻措施,避免了造成减产的落花现象。而且今年枇杷树肥料也上得特别多。
养蚕姑娘们最耽心的是蚕闹病造成死亡。今年她们的眉头舒展了,因为找到了过去蚕闹病的主要原因是吃了湿桑叶。今年,公社和吴县气象哨紧密配合,一有雨情,气象哨就通知公社,公社立即调动人马突击采桑。因此,今年的春蚕从来没有吃过湿桑叶。养蚕的姑娘们还像温柔的保育员照顾婴儿一样,细心地掌握室内的温度。他们还常用青霉素给蚕“添食”,预防疾病。
这个公社的麦田和油菜田,都长得比较密。据社员们检查,油菜每亩约有两万棵,比过去多两倍以上。肥料当然也比往年上得多。据说,每亩小麦只厩肥就上了三千多斤。
党的领导、公社的优越性、人们冲天的干劲、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执行……,这就是丰收的主要因素。(附图片)
上图:江苏省吴县洞庭公社今年夏季的水果枇杷大丰收。
左图:江苏省吴县洞庭公社今年养的春蚕又肥又大。图为社员给蚕加添桑叶,和用青霉素给蚕“添食”
李东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