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从双头狗谈起——访苏联生理学试验家杰米霍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5
第4版()
专栏:苏联通讯

从双头狗谈起
——访苏联生理学试验家杰米霍夫
本报记者 戴枫
3月底,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移植组织试验室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移植动物头部的试验。这个试验室的医务工作者,在著名的生理学试验家杰米霍夫领导下,把一只四个月的小白花狗头移植到了另外一只四岁的、名叫“海盗”的深灰褐色狼狗颈上。施行手术以后,这只双头奇怪动物一切正常地活了二十九天。这次动物头部移植试验的成功,对医学科学的新部门——动物组织和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宝贵经验和论证,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增进人们的健康有很大意义。
头部移植
最近,记者在莫斯科第一医学院里访问了杰米霍夫。他现在是移植组织试验室主任,今年刚满四十三岁。
我们的谈话是从狗头移植手术开始的。杰米霍夫首先谈到了组织移植的一般情况。动物组织移植,尤其是动物心脏、头部移植试验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研究部门。1954年,杰米霍夫开始从事动物头部移植的研究。这些年里,他一共进行了二十多次狗头移植试验。施行手术以后,双头狗一般只活两三天到六、七天不等,以后都发生了不同的血管梗塞,引起死亡。这次狗头移植结果与以往历次都不同,双头“海盗”一切正常地活了二十九天。这样较长时间的生活期,使学者们能够较全面地研究被移植的动物组织生存的情况。
动物头部移植手术非常复杂。杰米霍夫接着谈到这次狗头移植过程时说:这次试验手术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手术的程序是:先给大狗颈上开刀,找出连结心肺的颈动脉和颈静脉。然后把四个月的小狗在保持血液正常循环的情况下齐腰割断。为了少接血管,小狗保存了前脚。到了把大小狗心脏动静脉血管接上,大狗的血液正常流入小狗头部的时候,才切除小狗的心脏,缝好皮肤。整个手术进行了四小时。施行手术以后,大小狗头在不同时间里恢复了知觉。
二十九天中,这只双头“海盗”一直在医务人员的严密注意下正常地生活着。大狗一天照常吃两只兔子,能走能跑。小狗原先挺凶,移植在大狗颈上以后,当人们的手指“侵犯”它时,它仍然张嘴就咬,而这时,大狗却好像漠不关心似的毫无反应。由于没有接食道,因此小狗头不吃东西。大小狗睡眠时间是不一致的。大小狗头虽然是同心同肺同血液,但各有自己的汗腺、内分泌腺、食欲腺,脑神经反应性也各不相同。这一切都证明被移植的狗头保持着独立的神经系统,互不相扰。二十九天后,因为大狗头部活动过多,引起手术缝补处稍有脱落,小狗头部淋巴腺受阻塞,发生了肿胀现象。为了进一步对试验手术进行研究,才人工地处死了这只双头“海盗”。
那末,从这次成功的移植中可以得出些什么样的有科学价值的论证呢?杰米霍夫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移植动物组织和器官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地从多方面来解决不同种的动物组织和器官移植后能否共同生存的问题。早先,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不同体的组织是不能共同生存的,因此也就认为动物组织是不能移植的。在这次试验中,杰米霍夫使用的大小狗是不同种、不同年岁、不同毛色的。移植后,小狗头白色的软毛长长了一公分,又完整地长出了第二排牙齿,皮肤光滑柔润,缝接处的皮肉也很好地长在一起。这些现象明显地证明:不同体的动物组织是能够共同生存的。因此早先科学家们的相反结论是可以商榷的。这一点也正是杰米霍夫在这次试验中具有原则意义的论证。其次,这次头部移植对医学科学提供了另一个新的论断:即以前科学家们认为移植动物组织免疫性反应不可避免的观点,也是估计过高了。施行手术以后,在对“海盗”心脏、肺部、肌肉、内分泌腺等方面的观察中,没有发现疫症性反应。同时,在对“海盗”心脏观察中证明:一个动物的心脏完全可以负担起两个动物体正常活动中所需血液循环,供应机体消耗的氧气等需要。而且这次对移植头部的神经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观察。至于这次手术的经验,杰米霍夫归结说:今后试验中我们相信能够使移植头部的狗长久地活下去。
心脏移植
杰米霍夫对动物心脏移植方面也作了精辟的研究。
心脏好比一扇大门,它一关闭,室内其他大小门户也就遭致阻塞。根据科学测定:人类心脏每分钟吸收和输送的血液为五公升,一昼夜为七千二百公升。因此心脏活动不正常这往往是引起一系列严重病症的原因。
长期以来,苏联医学家在医治心脏病和施行心脏手术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只莫斯科心脏手术研究所,就已给上千个“不治之症”的心脏病患者开刀治愈了。可是,如果心脏病患者在医药和手术都无效的情况下,能不能进行移植医疗呢?
杰米霍夫正在多方面地研究心脏手术:心脏复活、心脏开刀和动物心脏移植。
先前,许多医学家也进行过动物心脏移植的研究,但是都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移植手术的方法而失败了。譬如说,要移植心脏,先得能使两颗心脏正常地在一起活动。那末,第二颗心脏应该安放在哪里?许多学者认为心脏附近内脏过挤,所以他们往往把移植的第二颗心脏不是放在体内颈下,就是放在腹下,这样移植的心脏由于离原心脏过远,不能参加全部血液循环,因此等于没有起到移植作用。
1940年,杰米霍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生物系,进入医学界以后,就开始了心脏手术的研究。将近二十年来,杰米霍夫进行过上百次的动物心脏移植的试验。在开初二十五次试验中,移植心脏的狗全部死在手术台上了。年青的试验家并没有灰心,他从失败中取得了经验,重新进行试验。最后,在二十多个手术方案中找出了最成功的手术方法。这个移植手术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将移植的心脏连接原心脏血管,使其正常地一起活动。移植的第二颗心脏一定要靠近原心脏,这样就要将肺部下叶切去七分之一,以便放进第二颗心脏。移植的心脏在接原心脏血管时尽量要少(两根到五根),而移植后两颗心脏的功能要保持正常。杰米霍夫最后创造了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移植动物心脏手术。近年来,他所进行的二十多次双心狗移植,效果都很良好,两个心脏的狗有的一切正常地活了两个多月。
动物心脏移植后,两颗心脏怎样活动的呢?杰米霍夫告诉记者:移植的心脏一接上原心脏血管后,立刻开始活动。两颗心脏启开、关闭是不一致的,但正好各半地负起全部血液循环的输血任务。而当原心脏被迫停止跳动时,移植的第二颗心脏就马上负起全部血液循环的功能。在试验了动物两个心脏移植后,杰米霍夫还试验过将一只狗的原心肺全部移掉,结果这只换上别的狗的心肺的狗正常地活了六天。
为什么被移植心脏的狗不能长期地活下去呢?杰米霍夫说:这有较多的原因,早期引起死亡多半属于手术不完善。现在我们已详细地分析了死亡的原因,事实说明死亡可以避免,移植的心脏可以活到应活的时期。
杰米霍夫还对一般服药医治无效的心脏梗塞症治疗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心脏梗塞症是由于心脏上端冠状动脉两三公分处血块凝结,阻塞血液循环。杰米霍夫利用的移植一根新血管,连接在冠状脉下端,结果血液通过新血管流入心脏。这种移植手术只在一分钟内就结束。三年前,经过这种手术的狗,现在正常地活着。这种移植手术方法也可以应用到人体上。
最终目的
杰米霍夫和他所领导的试验室进行着这一系列动物组织移植试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根据科学研究证明:人都应该活到二百岁,而其中有一百六十五年能够从事劳动。但为什么人一般活到五、六十岁时就死亡了呢?人的死亡往往多半是由于内脏器管,尤其是心、肺、肾、神经血管或组织的一小部分损坏而引起的。整个人体好好的,只因一处病症而引起死亡岂非可惜?那末,在对这一小部分组织或器管的损坏药医无效的时候,能不能像机器一样来更换一下人体内脏损坏的“零件”,使人延长寿命呢?
杰米霍夫所领导的试验室移植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杰米霍夫和许多苏联医学家长期来的精心研究:动物心脏、肺部、肾脏移植,组织或器管移植,以及近年来的动物头部移植的试验,都是在为解决这个造福人类的问题创造条件。因为从根本上看,移植组织是彻底铲除病症的一种可靠办法。杰米霍夫说:“现在不论从理论上或者是实践上看来,这个问题在将来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自然,这是需要全世界医学界进一步共同努力的。”
杰米霍夫领导的试验室还进行着动物返老还童的试验,他们把年青动物连接在年老动物的肾脏、内分泌腺或其他血管等组织上,使年青的生活力强盛的机体影响年老的组织机体。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认真进行中。
苏联政府非常重视杰米霍夫等生理学试验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第一医学院领导上大力支持杰米霍夫进行生理试验。最近,为了进一步扩大动物移植组织的研究,苏联政府决定新拨出大量费用,增添一倍研究人员来扩充这个移植组织试验室。(附图片)
杰米霍夫和双头狗“海盗”苏联 阿·司徒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