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大兴勤俭持家之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5
第6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大兴勤俭持家之风
勤俭持家,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大兴勤俭持家之风,符合个人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古人说过“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的话,就是说要勤俭持家。李玉英深切体会到勤俭持家的好处,平日注意积蓄,遇到一些意外事情,就可以从容地解决。勤俭持家的精神,也培养了她勤快、坚强、乐观的精神和整洁的习惯,因而她的家庭生活很好。上面这些是说勤俭持家对个人有好处。对国家来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1958年,我国实现了生产大跃进。但是,要改变我国原来的贫困面貌,并不是很短时间就能办到的。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国家需要更多的资金,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克勤克俭,把能不花的钱节省下来,储蓄到国家银行里,人人这样做,就是很大的力量。
勤俭持家对个人对国家都有好处,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这样做呢?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认识不清,片面地过高地要求消费。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地增加消费。消费并不是浪费,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节约。在目前物资还不充裕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增加生产,一方面更要节约。现在少消费一些,正是为将来多消费。另一个原因,是有些人对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认识不清,只顾个人眼前的利益,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个人注意节约,对国家有好处,国家发展生产,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应该充分认清这个道理,顾大局,识大体,而不只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克服浪费,大兴勤俭之风,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河北日报”社论摘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