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颍上城郊公社青年队征服旱涝 小麦亩产跃增近四倍 一千八百亩麦田平均亩产五百五十三斤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6
第1版()
专栏:

颍上城郊公社青年队征服旱涝
小麦亩产跃增近四倍
一千八百亩麦田平均亩产五百五十三斤多
据新华社合肥15日电 过去易旱易涝的低产地区——安徽省颍上县的城郊公社青年生产队,今年种植的一千八百亩小麦,平均亩产五百五十三斤十二两,比1958年亩产一百一十七斤增长近四倍。其中有一百二十亩丰产田,亩产高达一千零五十三斤。
在大丰收的鼓舞下,青年生产队的社员们决定卖给国家三十七万斤余粮,比去年同期出售的余粮增加四倍,并且信心百倍地争取秋季更大丰收。
青年生产队从去年秋天起,采取了三条根本性的措施,根治旱涝灾害,改变低产地区面貌。
首先大挖河道、沟渠,新挖了两条长达三里、宽约三十公尺的青年河和一条六里长的中心河,使这个地区有了一个河网套沟网、沟网套渠网、沟河相通、渠井相联、蓄泄自如,不惧旱涝的完整水利排灌系统。例如去年冬天曾有六十天遭到严重的干旱,今年5月又逢阴雨,但是小麦的生长,没有受到旱涝的严重影响。
其次,全队麦地实现了畦田化,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的习惯。在湖坡地带,修了梯形畦田,保持了水土。畦田又便于田间管理,对小麦大面积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根据地区的特点,深入细致地贯彻了“八字”宪法,所有麦地去秋都深耕八寸至一尺,每亩施基肥一千零四十担,其中40%是细肥。还普遍进行了分层施肥,改良土壤。同时根据土壤和深耕、施基肥等具体情况,进行了合理密植。在麦田管理方面,成立了小麦专业队,建立田头粪池和肥料厂,分片分组负责田间管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