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以一当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6
第3版()
专栏:

以一当十
肖彦
过去,在湖南武冈县,平均每天要有一万个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8%)围着小石磨打转,或者用笨重的石臼石杵舂米。现在,平均每天只有一千个劳动力就够了。这是粮油加工工具改革的效果。真是以一当十,功德无量!
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家务劳动中,除了做饭而外,恐怕要算粮油加工占用的劳力最多了。世世代代,多少劳动力,都被笨重的石磨、石臼等落后工具束缚着。公社化以后,成立了公共食堂,解放了大量用于家务的劳动力。沿用了多少年代分散使用的落后的粮油加工工具,更显得不适应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了;同时,公社化也给粮油加工工具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粮油加工工具今天就能做到土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将来更可以逐步达到全部机械化。在这个方面,也将显示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
武冈县基本上实现土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事例,给人不少启发。他们所以能在八个多月内,办成了这件大好事,说明了武冈县党政领导人员有高度的群众观点,全县干部和群众有充沛的征服困难的精神。他们坚决遵循“以土为主、土洋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针,胜利前进。这个县地处山区,只有三十八万人口,动力设备、原材料、技术力量等等都很缺乏,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大力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运动。他们积极采用代用品,用坚实的木料代替钢铁,终于制成了水轮机、碾米机、畜力万能齿盘等机械。技术力量缺乏的问题,采取请人传授、派人参观学习和开短期训练班就地培训等办法解决了。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