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挖查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6
第8版()
专栏:

挖查算
承里
近来,我对挖、查、算几个字,颇感兴趣。每次读文件,看报纸,遇到挖潜力,查仓库,算细账,或标明数字的几挖、几查、几算的字样,总要看看挖出多大潜力,查出什么问题,算出什么结果。不看则已,越看就越引起我的兴趣。
的确,单从这几个字看,也没啥意思。可是,看看挖、查、算的结果,就会使我们感到它的分量了。
因为,要挖、要查、要算,就得到现场,深入实际,经过挖、查、算,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这样,长期埋没,没被发觉或不为人重视的东西,被挖出来了,再经过一番查、算,就使人们看到潜在力量之大,问题之多,出路何在,从而使人们心中有数,头脑清醒,眼睛明亮,信心提高,干劲更大了。
这种工作方法,可能就是经济工作越做越细致的反映,因为它与“大概”、“估计”、“差不多”式的工作方法比较起来,要细致的多了。
有人说,经济工作中的挖、查、算,主要着眼于节流,是消极的方面。言外之意,是没啥意思,不必强调。不错,节流与开源比起来,是消极方面,我同意。但说到不必强调,我不赞成,而且认为有大力提倡的极大必要。不妨举些例子:
四川省内江专区,在夏收中,经过复收、复打、复查,收回小麦、豌豆、胡豆等小春粮食五百多万斤(见6月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沈阳市从3月20日开始,展开一个废品收回突击运动,到5月底,已经回收的废旧物资,价值六百六十万元(见6月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某机关,平日是注意节约的。但这次又来一个挖、查、算办公用品的节约运动,从各处、室和个人办公桌的“小仓库”里,挖出很大的潜力,查出不少东西,经过一算,有的可以用半年,有的可以用一年。这样,就改变了过去逐月按规定领发办公用品的情况,节约出好多东西。
这些例子,都属于挖、查、算,即节流范畴内的事情。可是,把这一个专区、一个市、一个机关的挖、查、算的办法,推广到全国的每个企业、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机关团体、学校、家庭中去,将会有多少粮食、物资和资金,被挖出来呢!而且它将对于扩大再生产带来极大好处。难道这不是大有可为,值得大大强调的吗?
挖、查、算的意义,还不仅在于它的经济效果本身,同时,通过挖、查、算的工作方法,使我们的经济工作人员,经常地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工作,合理而又节约的使用财力、物力、人力,经济而有效的完成生产任务。并通过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学会科学的管理经济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把经济工作做的一天比一天细致,使每一分钱、每一件物资、每一个工时,都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果,它的意义难道还小吗?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家大业大,有无穷的潜力,稍微挖一挖,查一查,算一算,就能找出难以估量的潜力。同时,由于我们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尽管每天挖,都有挖不尽的潜在力量。
由于我们家大业大,稍微紧一紧,就能节约出数以亿计的财力、物力。相反,稍微松一松,也能浪费掉数以亿计的财力、物力。难道,没有强调挖、查、算,强调节流的必要吗?
当然,单纯强调节流,忽视开源,就把节流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错误的。必须把开源放在第一位。但是,忽视节流,尽管生产的再多,收入的再大,也会吃掉,用完,甚至连开源的本钱,也浪费光。正像俗语所说的:“吃不穷,穿不穷,计算不到一世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