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全国电炉炼钢会议确定生产方针 优质 高产 品种多 要求各厂建立制度严格检查防止废品出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7
第2版()
专栏:

全国电炉炼钢会议确定生产方针
优质 高产 品种多
要求各厂建立制度严格检查防止废品出厂
新华社旅大16日电 全国第一次电炉炼钢经验交流会议6日到13日在旅大举行。会议要求采用电炉设备的炼钢厂继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电炉钢的产量、质量,增加品种,进一步满足国家对优质钢种的迫切需要。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电炉炼钢生产获得了很大发展,钢产量增长很快,电炉平均利用系数由1957年的十八点六二提高到二十二点六六;同时创造了多种新钢种。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工厂和一些产品出现了质量下降的趋势,最近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会议认为,质量问题的产生,除了原料和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外,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思想上对提高产量必须同时提高质量重视不够,因而技术管理工作没有能够及时跟上去。会议认为,大连钢厂的实践证明,产量和质量之间没有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个工厂的原料条件并不特别好,由于他们能够认识和掌握客观条件,积极采取措施,不仅电炉利用系数在全国居于首位,电炉钢的质量也是最好的,今年以来钢锭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
会议指出,今后电炉炼钢生产必须贯彻“高产、优质、多品种”的方针,当前要着重抓质量问题。会议订出了改进质量的措施,要求各厂对职工群众加强重视质量的思想教育,加强技术管理,迅速建立技术监督制度,严格检查产品质量,执行技术标准,防止废品出厂,认真贯彻原始纪录和质量分析制度,定期举行质量会议,及时提出改进质量的措施。在原料材料管理上实行分类排队,分级管理的办法,以便合理使用。
会议在广泛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几项提高钢的产量和质量的重大先进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纳入新修订的电炉炼钢操作规程,在全国各电炉钢厂推行。这些经验包括在炉顶装料的电炉上采用备用炉体,充分发挥变压器的潜力,实行原料炉外预热,合理超装,在熔化末期提前吹氧或加矿石,综合脱氧和混合炼钢等。
会议还提出了扩大新钢种生产的初步方案,要求科学研究部门和各厂的中心试验室加强新钢种的研究工作,生产、研究、使用单位三者协同试制,以迅速发展我国合金钢的品种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十七个炼钢企业和有关研究机关、大专学校的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