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活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7
第6版()
专栏:

“活读书”
祖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工厂协作,充分利用工业部门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开展科学研究。结果,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这个事例,再一次证明教学一旦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就会出现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学校和工厂协作,能为工厂增加生产力量,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此。就学校教育来说,学校和工厂协作,主要是能够培养出质量较高的人材。因为这种厂校协作,是书本知识和生产知识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形式之一。人人都会了解,书本知识要靠刻苦研读才能获得,但对于如何运用书本知识,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而读书的方法也有“读死书”和“活读书”之分。
“活读书”是通过掌握运用书本知识中的基本原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发展新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的厂校协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这种“活读书”的结果。当然,各种不同的高等院校,有各种不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途径。但是,就工科性的大学来说,实行厂校协作,组织学生真刀真枪地把学习书本知识和生产知识结合起来,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在的问题是,读书和生产劳动有着一定的矛盾。这就是既要认真读书又要生产劳动,生产劳动过多,可能影响到好好读书。但是,如果安排得好,就可以使生产劳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提高教学质量。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愿这些经验能够在相同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开花结果。(附图片)
哈尔滨工大机械制造工艺专业的师生和机联机械厂工人,在共同安装“积木式”的镗床。 (哈尔滨工业大学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