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早稻后期管理仍然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18
第3版()
专栏:短评

早稻后期管理仍然大有可为
长江流域早稻发育茁壮,大部分进入孕穗期,有的处在孕穗初期,有的处在孕穗中期,一小部分进入扬花灌浆阶段。这正是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季节,有些人往往为生长繁茂的禾苗所迷惑,产生松劲情绪,认为再加工管理作用不大了,这种认识与禾苗实际生长情况和早稻生长规律是不相符合的。过去的事实证明,在这个阶段,早稻禾苗的变化仍然很大,可以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坏。田间管理仍然起很大的作用。
根据早稻生长发育的规律,孕穗期是决定穗大粒多的重要阶段。科学研究证明:早稻从幼穗开始分化到出穗期吸收养分最多,约占早稻整个生长时期总吸收量的50%以上,其中钾肥吸收比例比氮、磷肥略高。再从早稻稻穗发育过程来看,一般在幼穗开始分期后的八天到十天左右,小穗的雏形和数目的多少已基本上确定下来。因此,在幼穗开始分化前或分化初期,施用一次穗肥,不仅可以增加小穗数目,而且可使部分无效分蘖变为有效分蘖。到了孕穗中期,小穗逐渐成长;这时,有部分小穗退化,如果养分不足,退化数量就会增多。因此,对于缺肥的禾苗,在这时施用一次穗肥,可以显著减少小穗退化的数目,因而也就可以相对地增加抽穗后的有效粒数。
早稻从抽穗扬花到灌浆成熟,是争取粒饱粒重的关键时期。到了这个时期,是否还需要补充一部分养分呢?这要看当时禾苗生长情况和前期施肥的情况来决定。据科学研究结果,在这个阶段,禾苗对养分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左右,吸收比例以磷肥为较高,氮肥和钾肥的比例近似。从早稻结实成熟过程来看,一般从开花授粉到灌浆期结束,约需十二天左右的时间,这是谷粒增重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期间如果缺少水分和养分,都会影响谷粒充实。因此,在开始抽穗的时候,对于缺肥的禾苗酌量补充氮肥和钾肥,对促进谷粒充实还会起一定的作用。至于磷肥,可采用喷施的办法,并要根据土壤含磷情况来决定喷磷肥多少。
早稻在生长后期,外界气候对穗数、粒数和粒重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培养管理,以增强禾苗的抗灾能力;另方面要提高对旱、涝、风等不利气候的警惕,做好防灾的准备。几年来,各地对防旱、防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南沿海地区在防风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为保证早稻丰收,应该很好地运用这些经验,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后期管理中,防虫防病还是一项重要任务。从南方各地病虫发生情况来看,早稻病虫虽然已被初步压制下去,但为害期还没有过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让螟虫造成白穗,不使稻飞虱、浮尘子影响早稻穗胎增大和开花结实,不让穗颈稻瘟露头。
要把早稻后期管理工作做好,必须让广大群众掌握早稻的生长规律,并且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找出每一块地当前的关键措施是什么。最近在很多地区领导干部深入下去,抓典型,做样子,突破一点,推动全面。这样做,有效地打破了某些人的“定局”思想,干部群众都认清了早稻后期管理大有可为,真正做到口通、心通、手通,信心十足,干劲猛增。如广西僮族自治区梧州专区的地委、县委第一书记,在前一时期都以大部时间深入下层,深入田间,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因而把全区早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不久就消灭三类禾十五万多亩。苍梧县委到新地公社三天,就组织干部、技术员到田间检查禾苗四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面和农民座谈找出解决办法,一面及时指导全县的田间管理工作。这些做法效果很好。
现在大部分水稻地区距离早稻大熟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大家要与天争时,与地争粮,抓紧时机,抓住关键,把早稻后期田间管理进行到底,力争早稻全面大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