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当新菜籽进厂的时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0
第3版()
专栏:

当新菜籽进厂的时候
新华社记者 徐寿鉴 王洪仙
6月12日午夜,周围一片寂静。座落在黄浦江边的大生榨油厂,这时却出乎寻常地喧闹。这是工厂开榨新菜籽的前夕。在黎明到来前,榨油工人要把机器逐台检修一遍。他们为了迎接榨菜油季节的到来,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早该下班的工人邓林根和钱庆林,这时正爬在高大的、还散发着热气的蒸缸上,装置蒸缸的直轴。小伙子钱庆林索性脱掉上衣,赤着臂膊干。从这里向四周望去,贴近天花板的、纵横交错的输送滚筒的横柱上,每隔不远,就有人在紧张地操作,鎯锤每一敲打,发出震人的声响。向下望,榨油机旁,一组组工人蹲着在改装榨油机的榨条。他们身旁摆着满碗的饭、菜,因为太忙,他们把夜饭推迟了。
这天晚上,厂长和工人们一起战斗到黎明。
13日下午,工人们盼望已久的新菜籽开榨时间到来了。在人们屏息凝视中,技术员打开电门,工人打开筛选机的开关,把菜籽倒入“料斗”。刹那间,筛选机吐出的干干净净的菜籽,被运输滚筒运到轧床车间,经过轧扁机轧扁,磨碎机磨研,又自动运到蒸缸烘蒸加热,进入榨油机。等待在榨油机旁的工人谢富林扳动开关,油口里顿时发出一阵浓郁的菜油香,黄澄澄的菜油经过油槽,流向炼油车间去精炼。
14日,晨曦迷蒙的黄浦江上,帆船一艘接一艘,驶离了大生榨油厂附近的码头,航向市郊农村。船上装着带有热气的、亮晶晶乌油油的菜籽饼。(附图片)
四川郫县商业部门就地收购、就地加工油菜籽。这是郫县第三榨油厂榨油工人把新菜油装桶准备运出。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