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大丰收来自大挖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1
第1版()
专栏:

大丰收来自大挖潜力
解放妇女家务劳动使田间劳动力大为增强
认真改进耕作技术使红壤土也能大片增产
光武公社六千多亩小麦亩产四百七十多斤
长华公社四百多亩小麦亩产六百多斤
据新华社合肥20日电 安徽省界首县光武公社王老家大队在挖掘劳动潜力和提高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大面积丰产。该队六千一百八十八亩小麦经过验收核实,平均亩产四百七十二斤二两,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其中有十三亩丰产田,平均亩产一千零三十斤。
王老家大队历来是人少地多,每个男女劳动力要担负十三亩耕地,加上全大队有三千七百多亩淤土地,雨后保墒时间短,历年都不能适时下种。去年公社化后,八百多名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参加了田间生产,解决了部分劳力不足,保证了去年冬小麦适时趁墒下种,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这个大队在运用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等先进经验方面也很积极,从而使耕作水平比公社化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田间管理上,这个大队成立专业队,建立了责任制度,做到十亩一人,百亩一员(技术员),千亩一个作业区,并根据麦苗生长情况,在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期间分别追了三次氮肥、磷肥、钾肥。
王老家大队还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了肥料不足的困难和战胜了小麦锈病。这个大队举办了四十四个土化肥厂,在田头建立了二百一十个粪池,储存了近一万担绿肥。同时还从社员家购买人畜粪、土肥等三十五万担。比1957年所积肥料多二十三倍,而且及时运到田里,使每亩麦田有基肥一百担,改变了过去由于肥料少而少施基肥和不能合理追肥的情况。大队一千八百亩小麦在今年5月份发生严重锈病,但是由于该队自建了五个石灰窑,烧石灰二万八千斤,加上公社调拨了一部分硫磺,用石灰和硫磺作药剂,及时扑灭了锈病。比公社化前1957年发生一千二百亩小麦锈病的防治时间加快了一倍以上。
新华社郑州20日电 从河南邙山岭上传出了低产变高产的喜讯。孟津县长华人民公社设在岭上的试验场,今年小麦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全场四百零三亩小麦,经过细收细打,平均每亩产量达到六百八十七片。其中有一百零五亩,经过单收单打,平均亩产一千零三十六斤十两。
这个试验场处在邙山之巅,水源缺乏,地下水位在八、九丈深以下;土质贫瘠,红壤中杂有?礓,保水能力很低。群众这样形容那里的自然条件:“红土?礓坡,干旱坷垃多,十年九灾害,雨大冲沟壑。”解放以前,这里每亩地顶多能收百十斤麦子,解放后连年增产,到去年每亩产麦平均达到二百一十斤。今年,由于公社党委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在试验场中认真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因此,在这产量一向很低的红土高原上,出现了大面积高额丰产。
这个试验场由长华公社第十生产队负责经营,省农业劳动模范吴福祥担负试验场的领导工作。全队共三十二户,男女整半劳力六十七人,牲畜二十七头,只是在大忙时候,当地干部才帮助作些活,别的条件几乎和其它生产队相同。去年种麦时,他们决心要在邙山岭上树起大面积丰产红旗,提出“苦干巧干二百天,力争一季顶一年”的战斗口号,普遍将地深翻了九寸至一尺多,作到了“活土搬家,死土翻身,土翻不乱,分层施肥。”翻地后,随即耪地角,锄地边,拾秋茬,打坷垃;然后又用长齿耙(七寸)斜耙两遍,钩净杂草粉碎土块;再用中齿耙(三寸)顺耙一遍,横耙一遍;最后用短齿耙(半寸)顺横各耙一遍,达到“地平如镜,土碎如面,上虚下实,保墒耐旱”。这时,他们根据合理密植原则,每亩地播下了三十斤优良麦种——碧蚂一号。播种后,又根据“肥料挂帅”的要求,大搞地头茅池,将起出来的路土、挖出来的塘泥、拾的粪,加工成细肥追施。现在,这个试验场的地头上,每隔十来步远就有一个茅池,共有九十六个,每池可容纳粪肥五十担。另外,还有二十七个水窖,在积肥时也被利用起来,每窖可容纳肥料三百担;这些肥料是用水窖的积水和粗肥、人粪尿等一块沤成的,肥力很强。他们利用这些肥料,普遍施追肥三至五次,每亩合三千五百斤至四千二百斤,再加上追施的化肥和底肥,每亩合肥料两万来斤。
中耕管理期间,他们抓紧了消灭三类苗。在三类苗地上追施了“偏心肥”,使三类苗迅速升级,达到块块苗旺。麦田后期管理中,抓紧了防虫害、防倒伏、防霜、防风、防止人畜糟踏,没有因为自然灾害而减产。
现在,这个试验场的社员们正欢欣鼓舞地种植麦茬秋收作物和锄早秋作物,力争秋季获得更大丰收。
(附图片)
右上图:位于邙山岭上的河南孟津县长华公社的社员们,正在山顶上的大片麦田里收割小麦。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