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总结高产经验再争更大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1
第2版()
专栏:

总结高产经验再争更大高产
  浙江慈溪县农业局
慈溪县是一个棉花、春花两熟制地区。过去,这里油菜种植面积只占春花总面积的2%多。
今年党委大抓油料生产,全县油菜面积从1958年的一万八千亩扩大到十五万多亩。油菜成了春花生产的主要作物。
大半年来,全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抓住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战胜了旱冻病虫等自然灾害,终于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一斤,其中三万四千多亩平均亩产达二百二十九斤多。
主要技术措施
(一)实行深耕 精细整地
农谚说:“冬耕加一寸,顶过一遍粪”。油菜是支根很发达的作物,土层深厚疏松,根系就能得到良好发育。往年,耕地深度只有三、四寸,今年全部油菜地深耕达六至八寸。在播种移植前又普遍进行了一次精细整地。事实证明,深耕是油菜增产的一项好办法。全县亩产二百斤以上的油菜地,深耕都在一尺以上;亩产六百一十二斤的高额丰产地,深耕达一尺八寸。庵东大队五小队二百亩油菜,深耕六到八寸,平均亩产二百零九斤,其中十亩深耕一尺二寸,亩产四百零八斤;丰产试验地深耕一尺八寸,亩产量高达四百八十八斤。但深耕要注意不乱土层,结合增施基肥。
(二)育苗移栽 早播早栽
早播好处多,当地群众说:“若要油,寒露之前就动手。”早播早栽,这是丰产的一条经验。去年9月25日全县油菜开始育苗,10月8日旺播,10月15日结束,比往年提早十到十五天。今年育苗移栽的面积达59.33%。各地总结育苗移栽有三大好处:第一,可以解决棉花、油菜前后作的矛盾。因为油菜播种期,正是棉花吐絮期;直播会延误季节,套种会影响棉花生长。育苗移栽既保证了早播,又培育好壮苗。第二,移栽油菜能促使须根发达,增强抗寒吸肥能力。第三,苗床期中便于管理,能保证苗全、苗壮、苗匀。
(三)合理密植 提高土地利用率
今年油菜密植程度从去年八千株左右普遍提高到二万株左右。平均行株距为6×4寸,沟阔一尺五寸。
实行大面积合理密植后,增产是显著的。从五洞闸公社两年对比情况来看,今年在施肥水平比去年低、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密度从去年的七、八千株,提高到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株,平均亩产量从去年的一百零八斤提高到一百三十五斤。在肥多、水足的条件下,密植后增产效果更显著。东安大队试验场一点四九亩胜利油菜,亩施标准肥三百九十六担,平均密度一万八千株,亩产达三百六十二斤;比往年稀植三千株亩产八十斤,增产三点五倍。
(四)合理施肥保证油菜吃饱吃好
1958年由于大搞棉花后期培育,前作肥力未全部吸收,为后作油菜准备了肥沃的土壤。今年油菜每亩平均施标准肥六十担。
在施肥方法上,掌握施足基肥,适施苗肥,速施腊春肥,重施蕾花肥,分四期施入。施足基肥,能使油菜苗期发育旺盛,增强抗逆能力,是丰产的先决条件。苗肥要施得适当。去年冬季,天气干旱,全力抗旱浇水,对促进幼苗生长作用很大。但在抗旱后第二次追苗肥时,要掌握见黄即施,株施与普施相结合。腊春肥是保证油菜安全越冬的一次追肥。农谚说:“油菜冬前壅次灰,好比三冬盖棉被。”全县油菜一般都施了河泥、草灰、畜栏肥等。蕾花期是油菜整个生长期需肥最多的阶段。今年全县大面积扩种油菜后,前期基肥、追肥不足,因此,在蕾花期普遍追施了一次重肥,对促进油菜分枝结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五)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深耕、密植、增施肥料以后,田间管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据调查,今年每亩油菜一般花工二十七工,比1958年增加25%。今年田间管理基本上做到三勤(勤削地培土、勤防病治虫、勤施肥提苗),及时打苔(分批分株打,看生长、看肥力决定打苔多少,边打苔边施肥,促使油菜迅速分枝)。据田央大队调查,未打苔的胜利油菜株高一百零七公分,每株六个分枝,每株结荚三百二十八个,成荚率38.4%;打苔的株高一百三十六公分,每株八点九个分枝,比未打的多二点九个,结荚五百八十一个,比未打的多二百五十三个,成荚率达54.5%。这证明打苔是促使分枝多、结荚多、产量高的有效措施。
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苗期大抓抗旱,去年播种后两个月未下雨,菜苗发红发黄,经全面抗旱后,生长迅速好转。冰冻前大抓防冻保暖,做到“寒来有御,寒去无患”。去年油菜播种后遇三次寒潮侵袭,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七度。我们采用盖草壅灰、半夜熏烟等多种防冻办法,防住了冻害。菌核病、毒素病是油菜增产的大敌,1958年全县胜利油菜菌核病发病率达50%以上,产量损失10%—15%,本地油菜菌核病达70%以上,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今年采用药剂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将油菜菌核病发病率压低到6%—7%。
争取高产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推广良种问题。几年来对比试验证明,胜利油菜既适宜密植,又耐肥、耐寒、高产,但生长期比本地种油菜长十天左右。1958年,棉区为了不使棉花播种受影响,普遍采用本地种油菜,占总面积的50%以上。但是本地种油菜产量不稳定,在同样培育条件下,庵东大队五小队一百一十一亩本地油菜亩产一百六十斤,而九十四亩胜利油菜亩产达二百五十斤,相差近60%。泗门夹塘大队今年全部采用胜利油菜,每亩比周围的本地种高出五十斤到一百斤。因此要争取高产,必须普遍推广胜利种。
二、密植怎样才算合理?这是争取油菜更大丰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今年的实践结果来看,密植与品种、施肥、深耕以及田间管理、打苔等一系列增产措施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不根据各种具体条件,盲目提高密植程度,结果也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据各地初步总结,根据本地具体条件,每亩栽种一万八千到二万株最适宜。
三、关于施肥问题。施肥必须合理,今年不少试验田,因后期氮肥过多,发生倒伏现象;有的后期不退青,结荚反而不壮实。但从大面积施肥情况来看,肥还是不足的,特别是基肥不足,全县有四万多亩油菜地没有施过基肥。这种重追肥、轻基肥、追肥多、基肥少的情况,容易造成倒伏,影响增产。
四、关于均衡高产问题。全县各地的产量存在着很大不平衡,最高亩产达六百一十二斤,低的亩产还不到一百斤。这充分说明在同样自然条件下,由于在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影响增产。例如部分地区基肥不足,苗不能早发;有的打苔太迟,少数没有打;胜利油菜优良品种还没有大面积采用;部分地区防治病虫害工作做得不够。这说明只要在措施上环环扣紧,堵住漏洞,油菜增产的潜力无穷。
今年冬种打算
针对今年油菜生产上的经验教训,对今冬油菜播种工作,在技术措施上要求抓住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早播早栽,过好壮苗早发关,进一步解决两熟矛盾。根据今年经验,既要采用胜利油菜优良品种,抢时间早播,又要保证棉花生产不受影响,唯一的措施就是采用育苗移栽。但是育苗移栽花工较大,部分地区受到劳力条件的限制,因此除了合理安排劳力,积极推广育苗移栽外,还可适当搭配一部分中熟兴化油菜和早熟土种油菜。
二、根据油菜根系发达的特性,现有六、七寸的耕作层显然还不能适应油菜的生育要求。因此,今冬要继续在原有深耕的基础上,大面积加深到八寸以上,20%丰产地深耕一尺以上。
三、实行合理密植,密植程度以推广一万八千到二万株为中心,沿海咸碱地及瘦地可以适当增加,以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达到密植增产的目的。
四、增施肥料,合理用肥。大力开展冬季积肥,备足冬作基肥,保证每亩油菜施八十担标准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