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抗干旱 育幼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1
第7版()
专栏:

抗干旱 育幼林
甘肃省林业局造林科
甘肃兰州徐家山、定西巉口,都是干旱山区。徐家山拔海一千七百多公尺,年降雨量二百至三百公厘;巉口拔海二千一百公尺,年降雨量二百八至三百公厘。气候干燥,土壤都是黄土,造林条件不好。但是,徐家山林场和巉口林场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技术措施,特别是加强了造林后的抚育工作,在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加快林木生长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巉口林场1957年秋在插牌山埋干栽植的杨树,经过去年两次松土除草,秋季又结合整地,将水平沟改成外高内低的平坡梯田,全面松土一次,今春树高已达一点四公尺,粗一公分半。兰州徐家山从1944年开始造林,但因以往没有进行抚育,幼林多年没有生长起来。1955年徐家山林场成立后,加强了抚育工作,幼林生长的很好。他们的措施是:
一、适时松土除草。松土除草的目的是不让土壤板结,减少水分蒸发,不让杂草和幼林争夺水分、养分。徐家山林场对幼林一年松土除草三次,第一次是在4、5月雨后进行,为的是保墒,促进生根发芽;第二次是在杂草繁生的7月进行,为的是除草,以免妨碍幼树生长;第三次是在9、10月间进行,为的是保秋墒,给来年生长创造条件。巉口林场也进行三次,5、6月间一次,雨季大雨后一次,秋后一次。这样松土除草,扩大了幼树的营养面积,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巉口林场1957年秋栽植的二年生榆树苗,经过两次除草松土,现在成活率在80%以上,一般高达六十公分。
二、林地铺沙,保墒抗旱。这是徐家山林场根据兰州郊区农民种沙田的经验而采用的办法。据观察,林地铺沙后,保墒抗旱能力大大增强,即使在春旱时期,沙石下面仍是湿润的。这里的事实证明全面铺沙效果最好。同时经过铺沙,还可以减少松土工序,杂草也少,是干旱地区一种最长远的保墒抗旱办法。
三、壅埋土丘,防冻保苗。这里地势高,风害冻害严重,新生幼苗常因受风害冻害而生长不良,甚至枯死。1958年冬,徐家山林场采用壅埋土丘的办法,防风防冻,保护三十万株幼苗安全过冬,效果很好。据观察,埋土的墒好,刨去土丘后,表土湿润,未埋土的表土干燥。据徐家山林场的实践,一人一天可以埋一千到一千五百株,可以刨开一千五百到二千株。
四、修枝要适龄适度。为有利于树木往高生长和提高材质,还应进行必要的人工修枝。但决定树木生长好坏的因素,不是修枝,而是土壤水分和养分,因此,修枝一定要适龄适度。
五、种植绿肥作物或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干旱地区林地不仅干燥,而且瘠薄,因此,在做好蓄水保墒的同时,还要提高土壤肥力。巉口林场1959年计划在幼林行间间种豌豆、蚕豆等作物,开花后翻到林地里作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兰州徐家山、定西巉口林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幼林抚育是创造有利于幼林生长条件的主要措施,也是巩固造林成果的主要环节,没有抚育就没有新林。尽管他们所采取的幼林抚育方法还不够完整,有些作法限于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等具体情况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地区,有些作法还有待于实践来继续考验,但无疑对各地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图片)
河南省兰考县城关乡人民公社社办园艺场的社员,在给泡桐幼树喷药杀虫。
(林业部供稿)
山东茌平县菜屯人民公社社员,在白杨幼林里整枝。
李福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