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儿不抚育不成人 树不抚育不成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1
第7版()
专栏:

儿不抚育不成人 树不抚育不成林
本报评论员
把树籽播下,把幼苗栽上,仅仅是绿化工作的开始。要真正实现绿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去冬今春各地又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幼林,成绩很大;但是,这成绩能不能真正成为绿化的成绩,还要看抚育工作做得如何。抚育得及时,抚育得细致,幼苗就能多成活一些,长得就好一些;抚育得不好,或者不抚育,幼苗就长不好,甚至会有大片幼林被杂草淹没而枯死,使造林工作前功尽弃。抚育幼苗同抚育幼儿是一样的;要孩子长大成人,要树苗长大成林,都需要长时期的辛勤的劳动。
今年的幼苗抚育工作比过去更加繁重了,不仅今年春季栽植的幼苗需要抚育,前几年种植的幼苗也需要抚育。去年以来,各地营造了很多速生丰产林,“四旁”植树数量也大为增加,这些幼林和苗木更需要精心地抚育管理。抚育幼林的季节,又正是农忙时期,要做到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做好幼林抚育工作,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思想认识问题;另一个是工作安排问题。
有些人没有认识到幼林抚育的必要。他们认为:山林是“靠天生,自己长”的东西,用不着抚育;也有些人怕投工多、收效小或收效慢,得不偿失;还有些人怕搞幼林抚育工作妨碍农业和副业生产。要搞好幼林抚育工作,先要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要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说明“靠山吃山要养山”的道理,用事实说明幼林抚育工作的重要性。种树和种庄稼一样,不下功夫是得不到好收成的。种树的土壤条件远不如种庄稼的好,抚育管理就更不可忽视。有些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原因就在于忽视抚育。动员了千百万人,千辛万苦采了种,育了苗,爬山越岭,播种植树,如果成活的不多,就大大损伤群众造林积极性。要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就必须加强幼林抚育工作。事实证明:抚育过的幼林和没有抚育的幼林,生长情况大不相同。陕西省醴泉县新城乡在一个山坡上栽的树,有十多亩锄了五次草,幼树一年里长到五尺多高;而另外五亩没有注意锄草,树苗只长了一尺多高。加强幼林抚育,会不会得不偿失呢?其实,恰恰相反,只有做好幼林抚育工作,才能较早地较多地收到效益。如果不抚育幼林,就会造成苗和劳力的浪费,甚而一无所得。河北省前临榆县义口村1951年直播五百五十亩栎树,1952年检查时成活率为85%;但以后没有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林内杂草丛生,杂草淹没了树苗,到1953年再检查,幼树绝大部分都枯死了。加强幼林抚育,是不是妨碍农业、副业生产呢?不少地方的事实早已证明:幼林抚育得好,很快就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对农业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山林多了,发展副业的门路也就多了。
当然,从眼前看来,抚育幼林同农业生产在劳动力上是有矛盾的。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地方已经摸到了一些经验。造林的时候所采用的短期突击和专业队相结合的作法,在幼林抚育工作中还是适用的。湖南省古丈县龙山人民公社提出:“小忙大搞山林,大忙小搞山林,既抓千斤亩,又抓万宝山。”他们4月中旬组织了十二个专业队,采用专业队和大兵团作战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油茶林垦复和中耕,并大搞林粮间作。四川蓬溪县槐花乡,采取“晴天搞农业,雨天搞抚育,见缝插针,有空就干”的办法,做到了农林两不误。
幼林抚育工作应当分片包干。每个公社、生产队或工矿、学校、机关等单位,对所负责的林地都要负责到底。今春河南、广东等地有些单位建立了“造林档案制”,这是提高造林质量和加强幼林的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河南十多个县、市推行了这样的作法:在林地树立一块牌子,上写造林日期、造林面积(或株数)、林种、树种、简要措施、负责人、护林公约等;同时建立档案,在造林、幼林抚育、幼林检查等每段工作结束以后,就把结果记入档案。这样做不仅责任明确,便于检查评比,而且可以积累资料,掌握林木的生长规律,加快绿化速度,提高造林质量。
幼林抚育工作和农业生产是可以密切结合起来的。结合得好,可以获得农林双丰收之效,既抚育了幼林,也增加了农业生产。实行林农间作,在林地种植一些农作物,就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山西省1957年全省极不完全的统计,林农间作五万五千多亩林地,共收粮食近二百万斤,每亩平均收粮三十五斤多,幼林的成活率也比较高。抚育幼林还可以同积肥结合起来。抚育幼林的时候锄下来的杂草,能堆制大量的肥料。贵州省思南县翁溪乡1958年抚育了二千八百五十亩幼林,积肥五百六十多万斤。群众认识到了幼林抚育的好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冒着狂风暴雨在林地锄草。
幼林抚育最繁重的工作是除草、松土。掌握好除草、松土的方法和时机,就可以用工较少而收效较大。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这样可以省工省力。松土最好是逐步加深,在风砂区或山地还要同时培土。为了省工、省力,提高劳动效率,还要发动群众创造和改革锄草和松土的工具。
抚育幼林的同时,要加强幼林的保护工作,防止人、畜毁坏幼林。要发动群众订立和切实遵守护林公约,经常教育群众爱护树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