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怎样抚育幼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1
第7版()
专栏:

怎样抚育幼林?
林业部造林司
抚育幼林的目的是为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效地促进幼树的迅速生长。
怎样进行幼林抚育呢?这要根据幼林生长状况、树种、年龄、造林方法以及林地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刚栽上的幼林每年要抚育二、三次,连续几年,直到幼林郁闭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当年的抚育最为重要,因为这时的抚育不仅决定幼林的成长速度,而且决定幼林的能否成活。春季造的林,应该在造林后短期内进行一次抚育。
幼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除草、松土等,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树种的不同,抚育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一,在林粮结合、全面整地的地区,应进行全面抚育。农作物离幼树很近,除草、松土要在距离幼树五寸至一尺的外围进行,以免伤害幼树。深度以三至五寸左右为宜。
二,穴状(块状)和带状整地的地区,可采用块状或带状下锄,围绕幼树由里向外进行。深度二至三寸为宜。带状除草、松土,要把锄下来的草皮成水平带状堆放起来,以利保持水土,并促进有机质的分解。
三,特种经济林(油茶、油桐等)经营的主要目的通常是采摘果实,造林密度较疏、林中空地较大,杂草也较多,因此,更应及时而又细致地进行抚育,造林的当年至少抚育两次。
四,紫色土或剥皮山地区,土壤结构很差,冲刷严重,风力较大,夏季温度较高,林木不易成活,造林后更迫切需要抚育,并且要求抚育工作做得比较完善。造林当年,尤其是雨季后,要及时培土、扶兜、补植,旱季前要多次松土、培土并盖草,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降低土壤温度。为避免冲刷,松土时不宜太碎、太深。
五,在有冻害的地区,要在可能发生冻害的季节以前及时紧土。
六,在直播造林或萌芽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地区,因幼树过多、枝条过密,应从第三年起结合抚育,留强去弱,逐步间株,到郁闭时每种植点只留一株树形端正、生长健壮的植株(油茶可根据具体情况留一株到三株);如果是萌芽力强的灌木、可在二年,三年后的秋冬间平土截干,促使它们分枝生长。
七,油松、落叶松虽然都是阳性树种,但在最初一、二年里还需要一定的侧方庇荫,因而在头一、二年内就不需要多除草,每年进行一、二次就行了。二、三年以后,这些树种的需光性逐渐加强,除草、松土的次数也就应该增加。杨、柳等软阔叶树,由于它们自幼就喜爱阳光,生长很快,头一年至少要抚育二、三次;在杂草多的干旱地区,抚育次数还应增加。
八,山竹成林抚育,在每年出笋以前除草、松土,在竹子上坡作带状松土,在下坡适当间伐,以促使竹子向上坡发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