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把耕畜养得又多又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4
第1版()
专栏:社论

把耕畜养得又多又壮
发展牲畜应当有两个指标:一是要数量众多,一是要膘肥体壮。这也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
增加畜力就是增加劳力,这是一个很简单易懂的道理。根据我国农村的一般算法,一个畜力约可抵六个劳力。如果我国两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和广大牧区增加几千万头牲畜,全国就可以增加成千万以至上亿的劳力。这对缓和目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紧张情况将起多大作用啊!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将有多大贡献啊!当然,养得多,也还要养得壮。目前我国农村中的许多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的农具,没有强壮的牲畜,是拉不动的,或者虽然拉动了但是不能持久。此外,膘肥体壮的牲畜多了,也才能合理地调剂畜力。河南睢宾县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入春以来,睢宾县展开了一个“双满”(满膘满怀)运动,使三等膘的牲畜大大减少,一等膘的牲畜迅速增加到占牲畜总数的85%,结果,每头牲畜的劳动效率就大大提高,畜力的安排也就更加合理了。可能有人会说:我们不是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吗?还发展耕畜做什么?是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后,农村劳动力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了。本报6月11日五版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苏联一位劳动英雄使用农业机械,一年耕种二千二百二十五亩玉蜀黍,一千一百二十五亩向日葵。请看,这是多么引人入胜的事情啊!可是,在我国,要实现农业机械化,还需要有一段时间。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在农业中大部实现机械化,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最近几年内,农业生产只能以改良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为主,90%左右的播种面积还要畜力来耕种。就是将来全部实行农业机械化以后,耕畜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动力,而且还是农业肥料的重要来源。一头大牲畜一年可以积几万斤左右肥料,可供三、四亩地施用。
从许多地方的经验来看,要发展牲畜,目前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需要有适当的管理制度。要作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工厂里使用机器有专责制,开火车有包乘制。牲畜是有生命的,比机器更难管,也更需要专责照料,合理使用。就管理制度来说,在农业合作化的时期,农村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成立人民公社以后,凡是继续使用了合作化时期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或者确立了新的合理的管理制度的,牲畜发展就比较快;反之,原来的管理制度被丢掉了,新的管理制度又没有建立起来的地方,牲畜发展就受到妨碍。因之,各地人民公社必须参照合作化时期的管理制度,定出一套适合今天公社新情况的管理制度。例如,牲畜的管理和支配,要交给生产队或生产小队。就饲养制度来说,河南省的“八定五奖”制是一个好的办法。八定是:定草、定料、定积肥、定繁殖、定饲养员、定使役员、定耕畜劳役负担、定期检查评比。五奖是:配种奖、繁殖奖、成活奖、长膘奖、无病奖。推行这些制度就可以制止无人负责管理的现象,保证把牲畜喂好。农民历来对牲畜是非常爱惜的,因为他们了解,牲畜肥不肥,或者牲畜多不多,决定了他们全年收入的多少。正是这样,公社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从各方面努力,使社员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把牲畜管好、养好。
饲养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饲料问题。现在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更好了。一方面,可以在夏收杂粮中留出一定数量的饲料,并且趁夏收时机可以收集许多麦秆、麦糠和其他可作饲料的副产品,作补助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一部分零星土地种植饲料。这样多的零星土地一个县多达几万亩,一个专区多达几十万亩,种点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也可以种点饲料。只要依靠群众想办法,牲畜的饲料是可以解决的。
此外,还应当尽可能配备一批有经验的饲养员和训练一批配种工作人员,建立配种站等等。
发展畜牧业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各地党委一定要像抓粮、棉、油一样地抓畜牧生产,并且尽可能抽调一位书记来负责畜牧业发展工作。只有这样,牲畜满膘满怀运动才能全面展开,畜牧业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