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种子年年选 产量年年增 偃师岳滩大队选育小麦良种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5
第3版()
专栏:

种子年年选 产量年年增
偃师岳滩大队选育小麦良种经验
本报记者 张励中
河南偃师县岳滩生产大队因为年年选种,小麦产量年年增高。
1953年,岳滩大队第一次引进良种“碧蚂一号”,穗头比本地品种“大口黄”长半截子,对比之下,引起了群众选种的兴趣。第二年又由于精耕细作,“碧蚂一号”小麦由1953年亩产一百八十斤提高到亩产二百二十八斤。之后,人们特别重视小麦选种工作,建立了种子田,使种子纯度逐渐提高到99%。1958年选种和不选种的对比试验是:没有选过的种子,每亩产量五百八十九斤;一般种子经过筛选的,同样的耕作条件,每亩地多收十二斤麦;种子田的种籽又经过穗选的,每亩多收十七斤。这说明种子选的越细越好。现在岳滩大队从外地引来和自己培育的品种有三百多种,其中有高产的,有抗倒伏的,抗锈病的,子大的,出面白的,各种各样。
老城公社岳滩大队党支部历来就重视选种留种工作。在夏收夏种前以大队支部书记刘应祥为首,建立了十三人的选种委员会;各生产队,以队长为主,吸收选种技术员、老农组成五至七人的选种小组,共一百三十多人。在收麦前,由刘应祥率领选种专业组员,到田间讲解小麦连年选种的意义,同时对专业选种队员进行识别小麦品种的技术教育,就地讲,就地选,从实际对比中识别哪是穗大、子肥、抗倒伏、抗锈病等不同品种。
事实说明,小麦良种,如果不是年年精选提高,就要逐渐退化,岳滩大队的选种专家们深刻地认清了这一点。他们在选种时特别严格,要选大而饱满的穗,同时要成熟一致、生长整齐的主穗。这个队每年的种子田要占全部麦田5%,种子田设在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穗选的种子,作为种子田播种用;种子田收的种子,经过去杂去劣,单收单打,作为大田的种子。由于岳滩大队种子工作细致经常,种子的质量年年提高,如“碧蚂一号”在1953年引进时,一万八千粒一市斤,经过几年的不断精选提高,一万五千粒就能打一斤了。
岳滩大队在连年精选种子的同时,还开展群众性的培育新品种的活动。他们有块四十多亩的试验场,这里培育着有来自苏联乌克兰、敖德萨和印度、埃及以及我国各地的良种。作适应性比较试验的,有“南大二四一九”、“中农二八”、“四川五一”等,以鉴定这些品种在当地抗倒伏、抗锈病的效果。除此以外,这个试验场还培育着六十多个新品种,这些品种按形状、色泽分别冠以岳特、岳白、岳红等排列成号。支部书记刘应祥还特地从外地学来有性杂交与无性杂交的技术,把穗子大的品种与秆子粗的品种进行杂交,把子肥的品种与抗锈病的品种杂交。这些技术也为青年们所掌握了。大队支部还号召每个党员、干部选百粒以上的穗十棵;为鼓励选育新品种,凡是社员选出一棵优良变异的单穗,经验收合格后,奖励一个劳动日。今年,由于公社化以后开展了大面积丰产运动,每亩播种三十斤以上,这对种子又有了新的要求。因而,这个大队决定将现有三百零六个品种进行一次鉴定,从中选出穗大、粒多、子饱、抗倒伏、抗病的品质好的新品种。从现在观察来看,除了在外地已经证明好的“南大二四一九”、“中农二八”、“辉县红”等优良品种外,他们自己培育的“岳特一号”、“岳白二一号”等十个新品种具有抗倒伏、穗大、子饱的优点。
岳滩大队对选育良种的收藏、保管工作也创造了一些经验。凡是优良品种一律采取单收、单打、单保管,收、打、管的过程都设专人负责。种子入库后,作到防混杂、防霉变、防鼠雀、防虫害,定期检验湿度、温度。今年要求种子纯度、净度都达到百分之百。
岳滩大队今年选留种子要求做到优良品种多样化。过去,这个大队种一千多亩麦子,青一色种“碧蚂一号”,今年由于水肥足,“碧蚂一号”秆高,经过一场暴风雨有些倒伏,同时又生了锈病,而且由于同样品种成熟一致,给收割带来劳力紧张的困难。根据以上情况,岳滩大队支部确定今秋播种小麦“碧蚂一号”占30%,“南大二四一九”占50%,“中农二八”占20%。现在已经着手准备这三个品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