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访古谈今——保加利亚散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6
第8版()
专栏:

访古谈今
——保加利亚散记之二
凌鹤
6月3日,我们去访问保加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
微雨初晴,清明绮丽。汽车在柏油路上奔驰。夹道樱桃,累累满树。宽阔的原野,铺满了嫩黄的小麦和点缀着黄花的苜蓿。路旁野生的虞美人,嬝娜多姿地因风点头,似乎在迎迓远来的旅客。成片的苹果林和梨树林结实枝头,甜菜或葡萄的园田向远处伸展。还有蚕豆、薄荷,也是稠密连绵。多么富饶的土地啊,今年定卜丰收。
我们参观了一个历史博物馆。出土文物陈列不多,但很精彩。尤其是旧罗马帝国遗留的石刻,十分精致。馆长扎博夫刚从中国参观回来,在莫斯科机场偶然相遇,同机来保。他说我国的历史文物如河南龙门石刻,给予他深刻的印象。他对我国送给该馆的一盒古代钱币十分珍重,显示出真诚的友谊。
下午,在山上参观了俄国解放保加利亚的纪念碑,和苏联红军解放该城的高大的纪念石像。登高远眺,风景宜人。又参观了一条百余年前的旧房屋的街道,还看了一段据说是两千年前的城墙。在一古城堡的前面,一群中学生在习作实物素描,他们的女老师格拉扎·薇苏婕娃,和我谈及曾为我国杂技团的一位演员作过画像,对中国人非常亲切。她邀请我们到她家作客,我们婉谢了。当我们在一高坡上参观法国某作家故居的时候,寒风袭人颇冷,这位四五十岁的女画家又赶来谈着当年与中国人交往的友情,并要我在她的纪念册上题字。我在她的举动中又一次看到保加利亚人对中国人的挚爱。尤其是她第三次在另一处赶到汽车旁,送给我两件小巧的陶器,更使我感动。我对于她不过是一个极平凡的陌生的外国人,然而她对我表示了深切的友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同是社会主义的兄弟姐妹。夜间,心情长久不能平静,得绝句一首:
三山古堡乍相逢,(注)
沐浴清风曲意通,
持赠缶瓶道珍重,
何如远别谊还浓。
〔注:普罗夫迪夫在罗马时代原名德里蒙集,三山之义。〕
(附图片)
保加利亚一个以列宁命名的新建住宅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