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养猪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6-29
第3版()
专栏:

养猪之乡
本报记者 胡坚
宁乡县流沙河人民公社的猪在湖南是有名的。人们称流沙河是“养猪之乡”。
这个公社有一万二千多户人家,都住在流沙河两岸,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一走进村庄,就看到山坡上养猪场的猪舍,一排紧接一排的爬上了山岗。在青草地上,成群的小猪互相追逐游戏。一种养猪好的饲料——水仙花绿满池塘,正盛开着粉红色的花朵。傍晚收工的时候,村庄里更加热闹了,姑娘们提着一篮篮的青饲料回家,社员们趁着落日的余辉在饲料地上锄草浇水,还有社员在家里叮叮当当地修理猪舍,准备养猪。
我朝着叮叮当当的响声走去,来到流沙河生产队第五作业组。这里三十多户人家有二十二户在修猪舍,有十二户社员养的小猪已经关进了新修好的猪舍,猪舍是现成的,社员们找些废木材,两三个晚上就把它装修好,粉刷一新,显得很整洁。当我正在参观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喻家老妈妈拉着我去看她养的一头小母猪。她一边抚摸着滚壮的小猪,一边向我介绍,“你看这只母猪小,今年还能下一窝小猪,少不了要卖百把块钱。到秋后,社里进钱,栏里出钱,手头就更方便了。我还准备秋后给细崽娶个媳妇啦!”说着,正好他的儿子扛着锄头从饲料地回来,笑声就从猪栏边响起来了。
和喻家老妈妈告别后,领着我参观的公社畜牧水产部部长李昌云说:“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发展生猪,大家劲头可大啦!”他举了一些数字:这个月才过去二十天,全公社存栏猪较4月底增加二千多头,总数达到两万多头,平均每户养猪两头多,社员养猪占全社存栏总数的17.8%。他说:“现在两条腿才开步走啦!我们这里群众都爱养母猪,再过几个月,你来看看,母猪下小猪,小猪又下小猪,到处都是红嫩嫩的滚壮壮的小猪群,真爱煞人啦!”
“你们发展养猪一开始就很顺利吗?”我问。
“不,不可能是这样。”李部长回忆5月初开始贯彻生猪生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时,有的群众有顾虑,有些干部思想不通。公社党委会结合宣传公养私养同时发展的政策,采取算账、对比、回忆等办法,层层进行了思想发动。特别是结合田间参观、对比,着重研究了养猪、积肥、增产粮食之间的相互关系,给社、队干部的教育最大。去年流沙河生产队每户养猪二十四头,稻谷亩产八百五十斤;相邻的石坝生产队,耕作条件差不多,每户只养一头多猪,猪少肥少,每亩只收六百多斤。今年这两个队的禾苗,由于施肥情况不同,差别也很显著。大家到田间一看一算,养猪的劲头就来了,广大群众看到干部都带头养猪了,思想顾虑也逐渐消除了。
我们边走边谈,很快到了荷叶生产队副队长文建康家里。碰巧,文建康刚从田间耘禾回来,还带了一满篮野生饲料,这是他在耘禾除草时顺便捡回来喂猪的。他放下篮子,就领我们到猪栏边。一头八十多斤重的母猪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安详地睡在栏里。
“你养猪能完成出工计划么?”我问。
“能!”文建康回答说。他家里养猪半个月来,平均每天做十二个工分,可是社里只要求他一个月做二百八十个劳动工分。他说:“养猪种饲料是要花工的。但是只要盘算好,早晚挤时间搞一下,一家一户养头把猪,耽误不了多少工夫。”他在不久前社里召开的干部会上,用他去年养猪不误出工的事实,解除了许多干部怕社员养猪影响集体生产的思想顾虑。去年他家养一头母猪,下两窝小猪,收入二百二十五元;俩夫妇全年做四千一百多个工分,超额完成了出工计划。会上的结论是:只要抓紧社员的出工计划和私人养猪80%以上的肥料用到集体生产上去,只要加强领导和妥善安排,有计划地发展私人养猪,不仅不会影响集体生产,反而能增加肥料,推动集体生产。当晚文建康回家就修好猪栏,带头养猪。在干部带动下,几天工夫,全生产队有条件养猪的社员半数以上都养了猪。
在进行思想发动的同时,这个公社采取分批分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公私养猪事业,并认真帮助社员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比如,最近全公社就组织一百八十八个木工,帮助社员整修好二千六百多间猪舍。划给社员七百八十多亩饲料地,每头猪发给一斤饲料种子和一部分精饲料,还帮助社员解决了煮猪食用具不足的困难。我们在这里参观时,还看到有些养猪条件不完全具备的社员,自愿合伙养猪,他们叫“伙养”户。贫农文茂乾老汉和李雪梅老妈妈都是六十多岁的人,都是孤老人,过去是社里的“五保”户。去年他们合养一头猪,文老汉身体健旺,负责种饲料、弄柴火,李妈妈家里有煮潲工具,又是全乡有名的养猪能手,负责煮潲喂猪。去年他们伙养一头母猪收入二百六十多元,每人分了一百多块钱,生活得很好。最近他们又伙养了一头母猪。文老汉领着我们参观时,连连赞赏自己的母猪好:“狮子头、泥鳅尾、铜锣肚、桃子耳、毛粗嘴短,这就是流沙河的良种猪啦!今年养猪的收入比去年又少不了啦!”
“私人养猪劲头的确不小,集体养猪怎么样?”我希望李部长介绍一下。他说:“集体养猪劲头也很大。”接着他介绍了目前这里集体养猪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场,一种是食堂养猪。全社专业养猪场有一百八十八个,专业养猪约占全社养猪总数20%。全社八百四十多个食堂都养了猪,一般每个食堂只有十来户,养猪一二十头,食堂养猪约占全社养猪总数60%。社员对食堂养猪兴趣很大。4月份全社三百六十一个食堂的养猪收入,除了解决食堂的油盐钱外,还抽出一部分钱按社员这个月做的劳动工分多少进行分红。每一百个工分可分六、七角钱,一般社员一个月能做三百多工分,单是食堂养猪劳动分红就有两块多钱;再加上劳动工资部分,除了吃饭不要钱,还能收入五、六元。
我们来到了流沙河生产队第二作业组食堂。这个食堂较大,二十二户九十九人吃饭,养猪三十一头,4月份出售小猪十一头,收入近两百元。拿出八十八块钱按劳动工分分红,每一百个工分得八角钱。组长王维佳说:“食堂养猪,一举数得,好处很多。”他说,食堂里有九十多个人吃饭,每天有大量的残菜残饭和米汤潲水,不养猪是个很大的浪费。而且养猪积肥,对田里好处大。他们今年已送了六万多斤猪粪下田,解决了三十多亩稻田缺少肥料的困难。
我们参观公社第一养猪场时,他们正在安装牛拉切料机。场长喻国正告诉我们,现在用人工切饲料,将近要花费养猪用工的一半。牛拉切料机安好了,只要一个人站在机子旁边送饲料,三、四个钟点就可以把全场二百多头猪一天的饲料切好,至少可以腾出十来个劳动力。他们的口号是:“大搞工具改革,增猪不增人。”目前全场生猪已由4月份一百三十六头发展到二百十四头;还有五十多头母猪怀了孕,接连不断地生小猪,到年底能翻好几番。
设在公社办公处对面的生猪收购站,最近三天中收购了三百多头生猪,正准备外调。这些猪都滚壮,大的有四百多斤一头。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汉凯在送别时再三叮嘱:“秋后你再来看看,我们这里将不是每户养两头猪,而是养七、八头猪了。”在这里,我看到了公私并举的养猪方针,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多么伟大的物质力量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