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以红促勤 勤能生巧 高家庄生产队红勤巧生产竞赛运动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06
第3版()
专栏:

以红促勤 勤能生巧
高家庄生产队红勤巧生产竞赛运动调查报告
郝占敖 刘尚德
今年开春以来,山西武乡县城关红旗人民公社王白堙管理区高家庄生产队,掀起了一个集体高工效的红勤巧竞赛运动。这个热气腾腾的竞赛运动,促使全队劳动效率迅速提高。阴历1至4月半,这个生产队的男子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到一点九六个劳动日;妇女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到一点五一个劳动日。4月半到月底的十五天,男子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的劳动日提高到了二点二个;妇女劳力因为孩子得麻疹,许多人有五、六天没有上地,每人每天也平均做到一点三六个劳动日。由于劳动效率迅速提高,全队各种农活事事赶在前面。虽然今年的生产任务比往年大的多,又外调了七个精壮劳力;但全部秋田做到了三耕四耪,修整了边堰,施肥量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播种工作比管理区的计划提前十多天完成了。
贯穿运动的一条红线
高家庄是个偏僻的小山庄,全村十四户,五十一口人,种着一百七十亩山梁、沟凹夹砂地,大部分农活靠的是“一条扁担两个肩”。几年来,农业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仍然是全管理区最穷的生产队。
不过“人穷志不穷”。年初,高家庄生产队订出了亩产粮食三百五十斤的跃进计划(比去年提高46%),要坚决摘掉穷帽子。实现这个计划,最大的困难是劳力不足。全队共有二十二个男女全半劳力,有七个精壮劳力外出支援工业建设和修水库;留下来的十五个人,除了炊事员、饲养员和产妇,真正能参加农业生产的只有十一个人,其中六个是妇女劳力。根据社员原来的报工数,和全年的需工数相差三分之一。解决劳力问题,成了今年跃进的关键。队长高二锁把这个“底”交给大家,让社员们出主意。社员们的意见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全队齐心合力,人人起早搭黑,把工赶出来。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就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起来了。人人红、勤、巧,则是贯穿这个运动的一条红线。
红——思想红,争上游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一个原因是全队人人努力向上,个个干劲冲天。
自从队里提出了“一人要做两人活,齐心合力争高产”的口号,社员们起早搭黑苦干,个个踊跃争先。饲养员高庙锁除了喂好五个牲口,每天还要做一个半劳动日;有三个孩子的妇女高爱珍,每天能做两个工,赛过一个男子汉;五十多岁的老大娘王二焕,看护着六个娃娃,抽空还帮助老伴喂牲口,一天能做一个劳动日。队务委员会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作为全队的标兵,发动全队社员向他们学习。从3月份开始,队里又组织了“五好”社员竞赛,条件是:“五比”(思想比红——有共产主义觉悟、劳动比勤、工效比高、献计比妙、责任田比好)、“三要”(要服从领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物)、“五不”(劳动不用叫、上地不等人、做活不返工、时间不空过、走路不空行)。每月评比一次,好的表扬奖励,有缺点检讨改正。队里的三个党员带头争
“五好”,保证家里人也力争达到“五好”条件,还要分片包干帮助群众。这样,标兵是榜样,“五好”是方向,党员是带头人,全队人人力争上游。从3月份以来,全队没有一个人旷工;除了几个妇女因孩子生病请过几天假,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5月份全管理区“五好”社员评比结果,高家庄生产队有五个人获得奖状,六个人受到表扬,90%的男女劳力上了红榜。
勤——时不空过,路不空行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二个原因是全队无闲人,人人都勤劳,个个都干多样活,该着做啥就做啥。
在高家庄生产队,男女老少没闲人。全劳力干重活,半劳力干轻活,老年人干零活。有四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不能下地,都当了保育员;新媳妇武菊花过门第二天就下了地,第三天就做了两个劳动日。
男女全半劳力都干多样活,该着做啥就做啥。饲养员高庙锁,早起喂好牲口,上午赶上牲口犁地,下午把牲口交给老伴代管,他又去锄苗、铡草。炊事员高三孩除了做五十一个人的饭,还要抽空下地劳动半天。有的社员下工早,抽空还要送粪、挑水。社员巩银玉晚上看羊,一黑夜捎带刨了十四丈长的一道边堰。
进村出村没空人,是高家庄生产队的新风气。社员们下地都要捎一担粪;下工回来不是捎一捆秸秆,就是捎一担水。像担水、运秸秆、近地运粪等零星活,队里就没有派过整工。孩子们下学回家,也要捎带拾粪。
巧——改制工具,精一兼数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三个原因是苦干加巧干,钻研学技术,工具得心应手,人人都是全把式。这个村的自然条件不好,连辆小平车也不能通行,可是社员们还是想了许多办法来改革工具,改进操作方法。老木匠王福昌改制了一种扁担,用起来弹性大、轻巧。过去种玉米间作豆子,要两个人拿着篮子点籽;女社员魏翠仙想了个办法,胸前挂两个口袋,左手点玉米,右手点豆籽,一个人能干两人活。全队的小农具都排了队,精壮劳力使用重钁、大锹、大粪筐,用着得手;妇女劳力使用轻钁、薄锹、较小的箩头,用起来灵巧。
高家庄生产队还特别注意组织社员学习技术。老农经常给大家传授技术,介绍干活的窍门;队里普遍实行了师傅带徒弟。不管干啥活,一个技术老农带领几个“二把刀”,做啥教啥,边做边教。担粪的时候就介绍“上坡脚尖用劲,下坡脚后跟出力”;播种的时候,采用师傅带着徒弟干,一边锄一边指导。技术老农高秃小用“师傅帮耧徒弟种”的办法,很快就教会了妇女高爱珍种谷。现在全队五个男劳力都是全把式;六个妇女劳力有三个成了全把式,另外三个人除摇耧外啥活也能干。由于人人精通技术,个个都是多面手,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管理工作跟上来
人人红勤巧,个个高工效,就给生产的领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使社员的干劲永远旺盛,既要做好思想工作,又必须有合理的劳动报酬;要做到人人时间不空过,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就必须更加具体细致;社员们连明搭夜苦干,都希望把生活安排的称心如意;……。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改进生产队的领导,就成为促进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深入开展的关键。
抓定额——大家评议,公平合理
过去,高家庄生产队实行的是以底分记工,不管干什么活,妇女“老八分”,男人“老十分”。开展红勤巧竞赛运动以后,虽说大家的劲头不小,但报酬不合理,也妨碍了社员的积极性。头几天,重活就派不出去。队长高二锁让他女儿高爱珍去担粪,爱珍也不去。高二锁恼火了,说爱珍“故意给他造困难,不服从领导”,要和爱珍去社员会上说理。不料社员们都同情高爱珍,说:“轻重活不分,一样记工,谁愿意干重活?”这一下把高二锁提醒了,经过和管理区研究,实行以定额记工分的办法。
如何把劳动定额定的合理呢?社员们说:只要领导放了话,众人是圣人。经过讨论,决定由队长掌握标准,社员民主评定。办法是:干什么活,评什么工分,最后由社员大会通过。全队制定了一百六十多种定额,根据活计轻重、技术性高低,划分了等级。因为定额是由大家评定,社员都感到公平合理,出勤率大大提高,由消极争分变成了积极抢活。
抓安排——民主派活,人尽其才
劳动定额合理了,大家都要求队长及时派活,安排合适的活计。这一来,队长成天忙的下不了地,社员还有意见。有一次,队长高二锁出外开会刚回来,因为不了解情况,派社员高庆和去已经刨了边堰的西沟去刨边堰,结果白跑了一趟;高庆和提出要队给包工。逼得高二锁急了,提出大家都来当队长,有事情共同商量。社员们同意了他的意见。从此,队里的作业计划、生产安排都通过社员共同讨论,共同派活,共同劳动,共同负责。这样做,大大刺激了社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5月中旬,犁地、刨边、下种等三种活挤在一起,劳力顾不过来。讨论作业计划时,社员高秃小提出一条建议:远地送饭一天干,门边近地早晚捎带干。执行的结果,节省了三十多个工。
为了发挥每个人的劳动潜力,经过社员讨论,在管理上先后进行了两项改革。第一、五天一派活。办法是:根据小段作业计划,在社员会上确定五天内全队要做的活,规定出耕作地块和质量、时间要求;然后按照每个社员的特长与自愿,一次给社员派五天的活;在这五天内,由社员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第二、因人派活。根据每个社员的身体、技术条件和本人要求,派给他适当的工作。比如饲养员高庙锁除了喂牲口还要求下地,就照顾他的喂养时间,分配他犁地;炊事员高三孩除了做饭还想干活,就分配他在村边近地里锄苗等机动性较大的农活。挑水、运秸秆、近地送肥等零星活,队里不派整工,让社员们抽空捎带干。这样,社员们都有了合适的工作,干什么活计心里有了底,就能够主动安排,充分准备,合理利用时间,减少窝工浪费。生产队长高二锁也就从每天派活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既能和大家一起劳动,又能集中精力检查耕作质量,解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抓生活——主动关怀,照顾周到
社员们都投入了紧张的高工效竞赛运动,就迫切要求把生活安排得更好。大家最关心的是:吃饱吃好休息好,老人娃娃照顾周到。针对这一情况,高家庄生产队在大抓生产的同时,注意了主动关怀与全面安排社员的生活。他们实行了大星期日制度,半个月放假一天,让社员安排自己的生活,赶集买东西,走亲戚,缝缝补补,处理家务事。过去社员有点私事就得请一天假,现在都做到了平时不请假,把家务事有计划地安排在星期日。队里每月给每个孩子发二斤半补贴粮,让保育员在半前晌
给孩子们煮一顿稀饭吃;老年人过生日,发给一斤白面;妇女月经期间调换三天轻活;怀孕六个月以上,从地里抽回来碾米磨面。在伙食上采取了重活吃稠吃好,轻活吃稀吃次。队里开会利用吃饭和地头休息时间,尽可能不占用社员休息时间,让大家好好休息。社员们下地回来,看见老人喜欢、娃娃笑,吃的舒服休息的好,心里舒畅,事事如意,全部精力就都集中到了生产上。
为集体高工效开山辟道
开展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许多农活赶在了前面。阴历1至5月,高家庄生产队已经做出劳动日两千五百余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半多,占全队包工总数的53%以上。
很明显,随着高工效竞赛运动的深入发展,社员做的劳动日还会迅速增加,管理区给队的包工总数将被大大突破。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与发挥这些劳动日的作用?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能使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使农业生产跨上骏马。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生赶一段工、松一口气,使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时紧时松;或者是“使出劲来用不在刀刃上”,工分做的不少,生产效果不好,相对地影响劳动日的收入。
高家庄生产队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在开展高工效竞赛运动的同时,提出了“增产量、增收入”的口号。他们把全队的土地逐块地定了产量、措施、耕作时间、工数和责任社员,严格质量检验制度,经常检查措施贯彻情况,保证块块耕地质量高,条条措施落到田。同时利用高工效赶出来的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提高产量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力争农业增产的同时,也注意了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利用集体高工效的威力,发展多种经济,增加社员收入。5月下旬,趁播种基本结束的空隙,队里组织社员在零星土地上抢种豆子、油料等作物三十多亩。6月上旬,趁大秋作物基本锄完的空隙,组织社员突击建设养猪场,发展养猪事业。
目前,在管理区的帮助下,高家庄生产队正在酝酿,大抓果树生产,扩大现有的梨树、葡萄园,使全村变成花果山。
(原载山西日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