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加强铁路技术管理 铁道部总结经验制定技术规程推动工作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07
第2版()
专栏:

进一步加强铁路技术管理
铁道部总结经验制定技术规程推动工作大跃进
新规程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它的特点是:既要求充分发挥运输效率,又保证运输的安全;既反映了群众的干劲,也规定了必需的科学条件和基础;既强调集中统一的必要性,又注意因事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新华社6日讯 我国铁路新的技术管理规程(草案)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这一套新规程,是在原有技术管理规程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我国铁路技术管理的经验,特别是1958年以来铁路工作大跃进的经验而订立的。它是我国铁路职工生产实践的结晶。
铁道部指出,新规程在全国的贯彻执行,将进一步加强我国铁路的技术管理工作,把铁路运输、生产工作更稳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推动今年的铁路工作继续跃进。
我国原来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三大本,二十一万多字。从1956年开始实行,已经三年多了。这个规程对铁路运输和生产工作,起了很大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但是,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大跃进以来,铁路运输的生产力有了蓬勃的发展,突破了原来规程中的一些规定;生产条件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原来的规程就显得不完全合适了。而且原来的规程中,有的条文订得太死、太繁琐。根据这些情况,铁道部动员了广大职工,从1958年10月开始了技术规程的修编工作。新规程废除了原来一些不适用的部分,修改、归并了重复、繁琐的部分,增添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三大本合而为一。
新规程最鲜明的特点是,它全面贯彻了“多、快、好、省”的方针,既要保证提高运输效率,也要保证运输安全。例如,列车在铁路线上行驶,有时因为种种原故被迫停车。对于这种被迫停驶的列车进行怎样的防护,这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关系很大。新规程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对于设有自动闭塞装置的线路上,列车防护工作的距离、方法都作了修改,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保证行车安全,还可以减少列车的被迫停车时间二十多分钟。新规程中对于客车车轮和钢轨磨耗深度的修改,也是基于既要行车安全,又要延长车轮使用时间这两个要求加以修订的。
这次的新规程里反映了广大铁路职工可贵的革命干劲,同时也规定了必需的科学条件和基础。这是新规程的另一个特点。调动车辆是铁路部门一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重要工作,过去规程里规定,经过道岔侧向运行的调车速度,每小时一律不得超过二十五公里。现场的职工和司机们认为这样的规定太保守了,在一些较大类型的道岔上,行车速度是可以更快一些的。新规程吸收了职工们的意见,对道岔上的行车速度,废除了原来那种机械的规定,而改为由各车站和铁路工务部门,根据现场各种不同的道岔,经过鉴定计算,规定不同的行车速度。这样既可以保证调车的安全,又保证了在可能条件下适当地提高行车速度,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推行的“高站台、低货位”的经验,是去年以来铁路运输职工为了提高装卸和搬运效率的一项重大创造。新规程里肯定了这项经验,并且指出应该根据货物的不同品种,修建适用的装卸货物的站台和货位。
新规程的第三个特点是,考虑到铁路运输企业分布全国而且路线漫长这一情况,强调了集中统一的必要性,同时也适当照顾了因事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我国铁路技术管理新规程诞生的过程,也一反过去少数人“闭门造车”的作法,而采取了群众路线的方法。从1958年11月底开始,锦州、太原、西安、沈阳、北京、郑州、牡丹江、济南等八个铁路局,在中共组织的领导下,发动职工群众,就修改技术规程进行了大鸣大放,张贴了数以万张计的大字报。这几个铁路局还专门成立了由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参加的机构,领导这一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线路和生产现场观察、计算,并召开工人座谈会,搜集修改规程的意见。铁道部也派出了三个工作组,到锦州、太原、西安等铁路局参加这一工作。最后,铁道部根据各局编制的技术管理规程草案,经过综合整理,取长补短,编成了新的全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新规程里还特别规定,各车站的技术管理细则,要由各站站长吸收有关方面人员共同编制。这种细则是各车站行车的依据,过去都是由站长一人制定的。
在新规程试行之前,全国各地的铁路职工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各种准备工作。铁道部要求各地在学习和试行中,进一步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加以分析研究,将来再作更完整的修正。(附图片)
北京丰台车站利用土驼峰调车,比平面调车提高效率百分之六十。这是列车通过土驼峰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