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掀起理论学习的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0
第7版()
专栏:

掀起理论学习的高潮
李达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以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全党全民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是这一任务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科学的发展决定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给予工农业生产以伟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科学的高度发展,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苏联建国四十年来,科学事业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或者社会科学方面,都已经跃居世界科学成就的最高峰。这不仅是增强苏联的国防力量、开辟向共产主义过渡途径的极重要的因素;而且也是增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实力,形成“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形势的极重要的因素。我国的科学水平,在目前还是很落后的,必须加紧努力,才能赶上世界科学的先进水平。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央已经制定了十二年远景规划。这个计划的如期实现,就可以使我国自然科学的落后面貌全部改观。自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我们不仅可以学习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自然科学成就,而且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成就(只要细心地剔除那些资产阶级学者对于这些成就的唯心主义的曲解就行了),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科学的先进水平是确有把握的。但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就只能向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学习,以及向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兄弟党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学习,而不能去学习资产阶级的反动的“社会科学”(当然,我们也需要去了解、研究和批判这种反动的“社会科学”)。至于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中国历史上的问题,则是不能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编写中国近代史,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规律等等,只能由我们自己动手去做。就这一点说,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需要独立创造的东西比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更多,要达到世界科学的高峰更不容易。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应当积极发展,加强领导。忽视它的重要性是不允许的。应当鼓励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进行有系统的、长时间的努力,充分掌握有关的资料,从事独立的、创造性的研究。”这个指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水平究竟怎样呢?这个问题需要作具体分析。我们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发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特殊规律,制定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纲领、路线、战略、策略,在许多方面丰富了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科学的巨匠。但是,我们专门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的专业队伍的情况怎样呢?可不可以说我们的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应有的高度呢?我觉得还不能这样说。当然,我们专业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不断地扩大与提高,多年来在这个科学领域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经过1942年和1957年的两次整风运动,破除了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以后,成绩更为显著。这是必须肯定的。可是,如果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贡献比较起来,同当前革命建设的实际的丰富内容比较起来,我们的成绩就显得太不相称了。十八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著名的演说中曾经指出了党的理论水平落后于革命实践的情况,号召大家系统地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理论,号召大家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地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写出切合中国实际的具有科学形态的理论著作来。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出显著的成绩。
我们专业理论队伍理论水平之所以低,除了别的原因之外,认真读书作得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做理论工作的同志,对于理论却漫不经心,有些人确实有所谓“不读书,好求甚解”的毛病。他们不但不肯下一番苦工夫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而且也不肯认真地钻研党中央的政策决议。例如中央在“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已经清清楚楚地说明了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还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还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在现阶段仍然不得不保存等一系列的原则问题,而关于这些问题的一般原理则在经典著作中早已得到了科学的论证,这本来是不应当引起任何混乱的。但是我们有不少的理论工作者却不肯认真地去钻研经典著作和党的文件。有的人写文章随意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不能算是对于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不能算是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什么是科学研究?只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对于大量的实际材料作出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才称得起是科学研究。现象罗列,就事论事,不能算科学研究;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武器,随便说出些意见,也不能算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若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作指导,是不能做出成绩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是异常广泛的。例如在经济学方面,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及其他经济规律的利用问题,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问题,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配置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问题等等;在历史学方面,中国近百年的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世界各国的历史等等;在法学方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哲学方面,关于社会主义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问题,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关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问题,关于辩证逻辑问题等等,都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迫切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当在例如这样一些问题上,写出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著作来。同时,在高等学校中,还应当就上述各门科学的课程编写出理论水平较高的、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的教材。当然,这是异常艰巨的任务,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不可能一蹴而成。但是我们相信,不管任务如何艰巨,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分工合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积累资料,刻苦钻研,是可以使我们的理论工作逐渐与极端丰富的革命实践相平行,并对革命实践起应有的推动作用的。从目前看来,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迅速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掌握武器。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
就我们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来说,也迫切需要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我们的同志有冲天的干劲,但是有些同志由于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地理解中央的政策决议和上级指示的精神,不懂得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在认识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之上的道理,因而把主观愿望当成客观现实,以个人感想代替党的政策,碰了钉子,走了弯路,使工作受到了损失。这些同志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地多读点书,认真地钻研党的文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工作中防止片面性,减少错误和避免重大的错误。
为了迅速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适应飞跃发展的形势的需要,有必要掀起一个理论学习的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