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一天一记录 一旬一核算 按日考核 按旬分析 抓成本核算 促优质高产 沈阳棉织厂四车间实行小组经济核算材料消耗下降15.6% 山东海运局装卸单位抓成本核算二季度多上交三十多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1
第2版()
专栏:

一天一记录 一旬一核算 按日考核 按旬分析
抓成本核算 促优质高产
沈阳棉织厂四车间实行小组经济核算材料消耗下降15.6%
山东海运局装卸单位抓成本核算二季度多上交三十多万元
本报讯 沈阳市棉织厂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健全了经济核算制。第四车间6月份实行小组经济核算制以后,上半月产品产量就比5月份平均日产量提高3%,产品质量(下机一等品率)比5月份提高0.9%,材料消耗比5月份降低15.6%,成本比5月份降低1.91%。
这个厂首先在第四车间丙班第二组进行了小组经济核算的试点。他们在实行小组经济核算中,确定产量、质量、回丝、机物料和工资考勤等五个指标,作为小组核算内容。由小组里的质量检查员、统计核算员、工资考勤员、物料员分别负责考核经济指标,结合本职业务搞好日常管理,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给组长和车间管理人员提供资料,并积极主动地从思想、技术方面帮助工人实现指标。核算方法是:按日考核,按旬分析。计算方法是:依据月、旬、日的计划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的对比,计算出提高和降低的数字,然后再算出增产节约或盈亏金额,用核算板向群众公布。
实行小组经济核算以后,干部和工人的经济核算和增产节约的思想显著提高了。职工们每天通过核算板、核算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并且及时向组长和车间专职管理人员提供资料,做到一天一记录,一旬一核算。过去小组领取材料,注意节约不够。现在他们对一滴机油、一个零件都十分珍惜,唯恐超过定额指标,影响小组集体荣誉。丙班第二组5月份实行经济核算后的第五天,就节约了价值一百六十多元的材料。
过去机器有点小毛病,织布工人不太重视;现在一有点毛病,织布工人就动手修理或主动地找修理工人把它修好。
实行小组经济核算,进一步推动了劳动竞赛。5月中的一天,织布工人王文盛在核算板添写自己已完成的日产量时,发现组长李子祥日产量是四十五点五米比自己多产半米,便下定决心追赶。第二天他的产量,果然赶上了李子祥。首先实行小组经济核算的丙班第二组,5月份产量、质量一直在车间领先。
据青岛日报消息 山东省交通厅海运局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动群众认真推行经济核算,第二季度装卸单位成本比第一季度降低24.34%,向国家多上缴了三十五万三千多元的利润。
今年年初,这个局对节约、成本管理重视不够,以致1月份装卸单位成本比去年12月份提高0.55%。局党委针对这些情况,首先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党关于经济工作一定要愈作愈细致的指示。在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全局装卸效率低、成本高的因素。
接着,进一步发动群众订出第二季度装卸单位成本降低16.95%的跃进指标。职工们为保证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修订和建立了各种经济核算办法及计划管理等制度。如机械队建立了机械作业票制度,推行单车计划,使每一司机都能了解自己的计划任务和每日的奋斗目标,加强了计划观念。同时,建立了燃料消耗定额及其他材料的领用制度,杜绝了浪费现象。大港装卸区由于健全了各种制度,严格控制调用外单位工人,5月份外调工人作业平均每天仅二十一人,较4月份平均每天一百二十四人减少了一百零三人,5月份较4月份少开支外付装卸费二万三千五百多元,而完成的生产任务却比4月份提高6%。
实行经济核算,也推动了技术革新运动的深入开展。全局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试制和改进成功了各种土洋机械工具八十余种,这对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重大作用。
为了全面深入地贯彻经济核算,这个局7月份实行了单车单船和装卸工班成本核算,使工人既能掌握生产情况,又能掌握成本情况,使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建立在牢固的群众基础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