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阅读
  • 0回复

趁早动手管好秋熟作物 四川栽完中稻立即发动群众防止水稻倒伏 云南红河县普遍进行苗棵排队及时给三类苗添劲加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4
第1版()
专栏:

趁早动手管好秋熟作物
四川栽完中稻立即发动群众防止水稻倒伏
云南红河县普遍进行苗棵排队及时给三类苗添劲加油
本报成都13日电 四川省在大力加强秋熟作物的田间管理中,把防止水稻倒伏列为争取水稻大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川省四千万亩中稻,到6月中旬就栽插完毕。根据几年来的经验,特别是今年小麦丰收的经验,防止倒伏是争取水稻更大丰收的关键之一。因此,许多地方在栽插尚未结束的时候就及时研究了防倒伏的问题。乐山、涪陵、南充等专区许多县、公社的党委书记都亲自深入田间,领导群众分析倒伏原因,总结过去防倒伏经验,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制定防倒伏的措施。
根据水稻倒伏形成的两个根本原因,即根系不发达和禾秆基部软弱,各地在防倒伏中首先紧紧抓住“防倒要早”这一环节。各地在苗期防倒伏中,首先按照水稻生长的特点大抓合理排灌。温江、南充、涪陵等水源充足的地区,都广泛地推广了浅水灌溉和排水晒田的经验。温江专区在总结排水晒田经验中,发现这种做法对促进根系发育,制止苗叶徒长,帮助禾秆茁壮有很大作用。目前这个专区已决定在水稻发蔸、圆秆、含苞等时期放水晒田三次,并已普遍晒田第一次。注意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是各地采取的防倒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马边县对于一类苗生长健壮的,只施含磷钾肥的草木灰,少施或不施其他肥。目前氮肥过多的一万多亩水稻已普遍施了草木灰。对禾苗过密的,一般都除去弱苗,以利通风透光;对秧苗徒长的,一般采取剪叶尖的办法,使基本叶片得到更多的阳光。各地推广的行之有效的群众防倒伏的土办法土经验,还有清早赶去秧苗上的露水以及拉绳、插枝、搭架等。
本报昆明13日电 云南省红河县认真发动群众,普遍进行苗棵排队,及时消灭三类苗,力争丘丘禾苗茁壮,亩亩丰收。
红河县各族人民,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提前节令完成了水稻栽种计划,质量一般都超过去年,现在,苗棵长得比过去好。
由于苗棵长得好,不少干部和群众产生了自满情绪,看不到三类苗的存在,田间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有些田薅锄不及时,追肥差,苗棵开始发黄。根据这种情况,各公社党委采取了一算二比、三排队的办法,除总结去年消灭三类苗的经验教训、细算增产账外,还组织干部群众到田间丘丘块块排队。排队结果,发现九万三千八百五十四亩稻田中,一类苗有四万二千零五十一亩,占44.8%;二类苗四万零三百六十五亩,占43%;三类苗一万一千四百三十八亩,占12.2%。通过排队,教育了群众,纷纷表示要给三类苗添劲加油,要三类苗升级为二类、一类苗。
群众发动起来后,各地都采取三定、三看、五结合的办法,向三类苗开火。三定是定领导、定劳力、定措施;三看是看组织、看底子、看苗棵;五结合是专业队伍与群众性突击相结合、薅锄与追肥相结合、以氮肥为主的氮磷结合、薅锄与防治虫害相结合、适时晒田与注意灌水结合。全县六个区联社、五十四个公社、四百八十九个生产队都固定了社长、副队长,抓薅锄与三类苗;还固定了一千二百七十五个人员专门负责三类苗的薅锄、追肥、除虫、灌水等工作。据统计,一万一千四百三十八亩三类苗现已全部薅了一道,薅二道的占80%。与此同时,还发动群众早晚积绿肥,搞垫厩,烧灰肥,积人粪尿,普遍推行出工带肥的办法,共积肥一千八百多万斤,根据三看的原则,同时追肥到田。到上月底,有八千八百九十亩三类苗追施了肥料一千六百四十九万斤,一般每亩一千五百斤,多的二千斤。经过这一场突击,追过肥的八千多亩三类苗,已开始返青转绿分蘖。多脚公社二百四十七亩三类苗,现上升为二类苗的有二百零一亩,由三、四苗发到八、九苗。群众看到绿茵的苗棵,高兴的说:“人不哄庄稼,庄稼也不哄人;只要决心到,增产就牢靠。”现在,社员们正在继续鼓足干劲,努力使三类苗绝迹,争取更大丰收。(附图片)
四川华阳县石羊公社社员把积好的大批青草肥铡碎后压在刚薅过的三类苗田里催苗。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河南遂平县和兴公社青年试验场的社员正在春玉米地里插竹签,增加结棒子的数量。 遂平县和兴公社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