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布拉格的新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4
第4版()
专栏:捷克斯洛伐克通讯

布拉格的新面貌
本报记者 杨翊
小径红稀,山城绿遍,仲夏来到了布拉格。在这里你感觉不到盛夏的炎热,也不必耽心严冬的酷寒。居住在布拉格的中国人,很容易由此怀念起祖国的昆明。和熙的气候,迷人的景色,精巧的建筑,古老的文物,使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用最华丽的词句和最动人的吟咏来颂扬布拉格的风姿。
但是,在这个外表安详宁静的城市里,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沸腾的社会主义生活的气息。布拉格像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地区一样,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城市,在九十八万多人口中,职工人数几乎占了一半,就连妇女也有42%参加了工作。
布拉格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心脏,而且也是捷克斯洛伐克工业中心之一,特别是它的机器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这里每天大批生产中国人民所熟知的大型车床、柴油引擎、电站设备、蒸汽锅炉、电讯装备、火车车厢以及飞机、汽车、摩托车等。布拉格还有规模不算小的食品和纺织工业,并酿造负有盛名的“斯密霍夫”啤酒。
在新的1959年中,布拉格的工人阶级,在捷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鼓舞下,以加倍的热情投身于火热的和平劳动中,现在已有二百八十二个工作队参加了争取“社会主义劳动队”称号的竞赛。在头五个月中,布拉格各个工厂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生产计划,为国家多提供了九十六万度电,六百五十一吨钢,近二百部载重汽车和三百多部摩托车,以及一千三百部柴油发动机和一千六百多套电视设备。
当你漫步在布拉格的市郊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片兴旺的建设景象。首都房屋建筑公司的职工们,今年将为居民们增添三千五百套经济而舒适的住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拉格曾有三万八千套房屋被毁于战火,战后不仅这些房屋被完全修复,而且新修了两万二千套住宅。现在根据党和政府的决议,到1970年时,建筑工人们还将在这里增修约九万套住房,用来满足首都居民对房屋的需要。
由于布拉格的人口十年来增加了四分之一以上,也由于它的高度工业化和极高的就业比例,因此市人民委员会十分重视作好对居民的服务事业。今后两年中布拉格的修理性行业将增加70%,明年在市中心将矗立起一座包罗万象的巨大的“服务宫”,设有一切为家庭、特别是为主妇服务的部门。
城市的商业网也正在进一步调整,以便更好为市民们服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区都将设立自己的商业中心,人们能从那里选购他所需要的一切商品。为了节省顾客的时间,无人售货的形式将进一步扩大。单是食品业,今年就将再增设五十个无人售货商店。预计到1965年时整个零售业商店的四分之三都要采行无人售货和自动售货。与此同时,货物品种繁多的专业性商店也将更普遍设立,以适应顾客们的不同爱好。
布拉格是一个古老风格和现代设施兼容并存的美丽城市。它一方面有着一千三百年的悠久历史,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雄伟建筑,城堡云集,教堂林立,这里有修建千年的布拉格城堡和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查理士大桥;同时它也为居民们提供最新式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备。在布拉格,平均每一百人就有一个病床,每六百人有一位医生。在这人口不满百万的城市里,设有十二所高等院校和二百六十九所中小学校,有二百五十多个托儿所与幼儿园。在这里,十八座博物馆、九十三家图书馆、二十二座剧院和七十九家电影院全年开放着,尽一切可能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高度需求。
每天早晨,当旭日初升时,你可看到成百上千的人匆匆赶赴工作地点。当夕阳西垂时,繁华的瓦茨拉夫大街会拥塞着下班后散步和选购物品的人群。深夜,当戏院和电影院散场时,你也会碰到从门口涌出的大批衣着讲究的工人和店员。他们工作是如此辛勤、生活是这样美好。在你同他们交谈时,你还会发现他们对生活的信念是多么坚定而乐观,他们待人又是这样难以表述的热诚和亲切,每当这时,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的名著中所描写过的对布拉格的赞扬和对人们的热爱。(附图片)
布拉格著名的“白天鹅”百货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