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北京特种工艺欣欣向荣 老艺人各得其所,大批青年调来“传宗接代”,传统技艺进一步发展,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16
第2版()
专栏:

北京特种工艺欣欣向荣
老艺人各得其所,大批青年调来“传宗接代”,传统技艺进一步发展,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
本报讯 历史悠久的北京特种工艺,在党的“保护、发展、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呈现出一幅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老艺人们各得其所,各尽所长,大批青年调来学艺,传统的优秀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各种工艺品的产销数量急速增长。
去年大跃进以来,北京工艺品生产飞跃发展,产值比前年增长52%,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在花色品种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增加的主要花色品种就有五百多种,今年第一季度又增加二百种左右。
各行业的老艺人和技工们正在创作一百多件大型和高级艺术作品。牙雕老艺人崔华轩领导制作的“跃进大龙舟”,上面有六十多个正在跳着各民族舞蹈的牙雕人物,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在大跃进中欢欣鼓舞的情景。玉琢老艺人夏长馨领导雕琢的“东方巨龙花熏”,是一件仿古铜器的玉雕,上面浮雕着我国古代四位科学家李时珍、张衡、祖冲之、僧一行的人像。做景泰蓝的老艺人们也正在制作失传已久的五尺大瓶“龙耳蹲”。新制的“龙耳蹲”,比前人制作的在造型艺术上有了新的发展。
在制作这些珍贵工艺品的同时,老艺人和青年工人们正在大量制作中小型的摆饰和经济实用的工艺品。他们还结合目前现代工业品的装饰需要,试用描金漆作电视机、闹钟的外壳,用珐琅、象牙、雕漆等制件装饰我国出产的新型小汽车。
有关部门去年调派了五千多名具有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年分配到各个行业当艺徒,使各种特种工艺后继有人;成立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专门培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修养的中级美术设计人才;另外还通过组织美术工作者下厂社、老艺人学习工艺美术理论以及在许多较大的厂社配备一定美术工作人员的办法,来提高工艺品的艺术水平。
自去年以来,各个行业进行了技术改革。在玉器的开料、景泰蓝压制铜胚等方面,都已用机器操作,象牙雕刻也用蛇皮钻等机器结合手工进行操作,在不影响质量前提下提高了劳动效率。(沈骊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