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波兰文学作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7-24
第8版()
专栏:

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波兰文学作品
王靖
远在五十年前,鲁迅就曾在“摩罗诗力说”中谈到过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后来他又曾几次谈到过这位诗人,在“‘题未定’草”一文中曾说:“……‘绍介波兰诗人’,还在三十年前,始于我的‘摩罗诗力说’。那时满清宰华,汉民受制,中国境遇,颇类波兰,读其诗歌,即易于心心相印,……”。这位希求民族解放,歌颂自由的诗人的名字中国读者早熟悉了,但是在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进步文化的扼杀和限制,他的作品介绍到我国来的只有三、五首短诗。解放后,我们翻译出版了不少优秀的波兰文学作品,密茨凯维支最著名的长诗“塔杜施先生”,早在1955年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和读者见面了。这本将近万行的长诗,以拿破仑进攻俄国为历史背景,从开始到结束,每行诗里都渗透了诗人对祖国的崇高热爱,感人至深。随后又出版了诗人的诗集,包括长诗“格拉席娜”与“康拉德·华伦洛德”。后者是一篇立陶宛和普鲁士的历史故事诗,它号召为祖国的自由而斗争。诗人塑造了一个为争取祖国人民获得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
此外,我们还曾经翻译出版了波兰杰出古典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集;波兰十九世纪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艾丽查·奥若什科娃的短篇小说集和她的中篇小说“乡下佬”;波兰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普鲁斯的短篇小说集和他的名著“前哨”;以及波兰现代文学中的著名作品,聂维尔利的“一个人的道路”等。柯诺普尼茨卡等作家的小说,克鲁奇科夫斯基的剧本,我国也都曾先后有译本出版。
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十五周年国庆,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四本波兰文学名著。这四种新书是奥若什科娃的“马尔达”、“莱蒙特短篇小说集”、董博罗芙斯卡的“黑夜与白昼”、“克鲁奇科夫斯基戏剧集”。聂维尔利的“一个人的道路”也重新再版。
艾丽查·奥若什科娃是近几年我国读者已经熟悉了的波兰作家。“马尔达”是她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波兰,实际上是由资产阶级与小贵族统治着,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国家中,普通人民的生活和遭遇是悲惨的。在奥若什科娃的作品中,时常出现的主题是广大妇女的不幸的命运。作者怀着无限的同情,描写了妇女们的生活与遭遇,以极严肃的态度探讨她们苦难的原因。“格拉巴先生”、“十四分之一”、“崔尔采一家”、“善良的人们”、“洼地”等,都是以各个阶层、不同类型的妇女的不同的悲惨命运为主题的作品,而其中最杰出的一部是“马尔达”。这部小说写于1872年,出版以后在波兰和在国外的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应。作品的主角马尔达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她原来受到父亲和丈夫的保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突然的变化——丈夫的死亡——立即把她推到无情的现实面前。已往的生活与教育使她没有劳动能力,因此,当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现实时,便必然陷于绝境。作者通过马尔达的遭遇,把资本主义的残酷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莱蒙特也是波兰十九世纪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是小说“农民”的作者。由于作者始终不渝地遵循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以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旧波兰的面貌。他的作品多是以歌颂工人阶级的劳动,揭露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为主题,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受到波兰人民的欢迎。“莱蒙特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作者1897—1900年间所写的作品五篇,都是优秀之作。
波兰现代女作家玛丽亚·董博罗芙斯卡的作品极其丰富,为广大读者所珍视。她不仅是一个波兰的优秀作家,而且也是一个积极参加和平运动的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是描写波兰社会生活的史诗。它广泛地描写了从1863年波兰民族起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期间,波兰各阶层的生活面貌,刻划出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波兰评论家一致给予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克鲁奇科夫斯基戏剧集”的作者是波兰现代著名的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克鲁奇科夫斯基就积极地参加了反法西斯保卫和平的运动,战争期间他在德国集中营里度过了五年,波兰解放后回到祖国,1948年曾担任波兰文化艺术部副部长,1949年曾任波兰作家协会主席。克鲁奇科夫斯基战前的创作大多是小说,战后时期,他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他的创作紧紧地结合着当前的现实生活,以澎湃的热情表达了自己对周围重大事件的态度。这本集子中收入他战后所写的三个剧本。其中“德国人”一剧,曾获得1950年波兰国家奖金一等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