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心田自有甘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2
第8版()
专栏:

  心田自有甘露
  庄农
久旱不雨,可以酿成灾。历史上关于苦旱的记载,有过旱尘生烟,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的形容。河南人民过去形容自己深重的灾难时,曾说“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把旱看作比国民党汤恩伯的盘剥一样厉害。可见,对旱的确不能忽视。
但是,下不下雨虽然在天,旱成不成灾却在人。日久不雨只是在人们失去防治时才成灾的。而过去人们往往容易失去防治的时机。在反动统治下孤立无援的农民,在旱灾来临以前既无从防治,对已成的旱象又有什么挽救的力量呢?于是一般人只好硬着头皮等天下雨;等不来便哭天嚎地地去哀求,大日头底下,戴了柳枝,抬了龙王轿子到处跑,这就是所说的祈雨;求又不来,结果只剩了一条路,逃。逃不开的只好死。那时,也有人设法同旱灾斗争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有组织的力量,无济于事。所以不旱则已,一旱便成灾。
现在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这就是组织起来防旱、抗旱、救旱。这条路我们走了不只一年,而且是回回走回回通。记得1945年,几个解放区都遇旱。党号召抗旱备荒。党政军民都动员起来了,由于动手得早,旱并没有成灾,日子平安的度过来了。那时候,在陕甘宁边区有个甘泉县,一群小学生,也参加了抗旱,他们种了些菜,天旱无雨,就动手找水浇,河沟干浅,他们就动手挖沟垒堰,没有别的工具,只是铁锨和脸盆,但是一夜之间,他们曾浇了两万盆水,他们的菜后来丰收了。这件事,在1945年7月份延安解放日报上曾有一小段记载。
为什么要提这么一群小学生的事呢?自然因为这群小孩子的精神很可贵很动人,至今仍然能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比那个时候,那群孩子们强的多。因此,用来比较一下,就可以更明白地看出,动员起来防旱抗旱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道路。在组织力量上我们有了人民公社,远胜过一群小学生;在器材上我们远胜过铁锨和脸盆,在技术上就更高得不能比。党领导抗旱的经验和人民的干劲、热情,也都比那时强的多。因此我们能发挥更大的威力。不是吗?河南省全民出征大战旱魔,半个月就浇地三千多万亩;“谁说高山水难引,思想解放水源开”,湖北省仙女山上飘起了山区抗旱红旗;山东省受干旱的五十四个县市的人民到7月底已经抢浇了四百多万亩地;山西省晋南专区人民“滴水必争,株苗必保,水地保丰收,旱地不减产”……可见得天旱并没有吓住我们,反而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大显神威的机会。在党的鼓舞下,人们在大旱面前,干劲更加发扬,思想更加解放,英雄事迹也更加倍出了。人们有一定战胜天灾的信心,他们发出豪言壮语:“干旱损失有底,增产潜力无穷”;“降服旱灾、锁住赤龙”;“抗旱到底,誓夺丰收”;“田干心不甘,人定胜过天”。
神话传说中说,观音大士的宝瓶里,有一种甘露水,只要用柳枝洒滴就可以救大旱。据说祈雨的人们戴柳枝就是由这个传说来的。其实,如果有这种甘露水的话,并不在宝瓶里,而是在人民的心里。人民心里的甘露水就是干劲。只要我们干劲不竭,旱就很难成灾。天不下雨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们心田里的甘露干涸。只要我们时刻保护这心田里的甘露,在未旱之前,克服靠天下雨的依赖思想,及早防治;在既旱之后要克服悲观失望的情绪,迅速抢救。只要我们干劲充足、动手及时、策划周密,我们就能使大旱不灾,小旱丰收,不旱更丰收;已成灾的,也能大灾化小,小灾化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