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生产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 白腊区队奋起抗旱,大旱变成小旱 新民区队放松领导,小旱变成大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3
第3版()
专栏:比比看

  生产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
  白腊区队奋起抗旱,大旱变成小旱
  新民区队放松领导,小旱变成大旱
四川开县铁桥公社白腊区队和新民区队,条件基本相同,同时受到干旱侵袭,但是由于干部对待干旱的态度不同,结果完全两样:白腊区队干部决心大,加强领导,奋起抗旱,保证了庄稼正常生长,使大旱变成了小旱;新民区队干部消极畏难,放松领导,等天下雨,使小旱变成了大旱,禾苗受到严重损失。
7月上旬,旱象刚一露头,白腊区队党支部就当机立断,马上召开干部会议讨论抗旱办法,发动社员淋水保苗,后来旱象日益严重,党支部及时提出“宁流千滴汗,不死一株苗”的响亮口号,增加抗旱兵力,并建立了抗旱责任制,把受旱作物划片包干,采取定人员、定地段、定时间、定质量、定工分、定奖惩的办法,限期完成任务。对干劲足、行动快、成绩大的单位和个人,表扬鼓励;对消极畏难、行动迟缓的,批评教育。
白腊区队从党支部书记到每个干部、党员,都以身作则,走在抗旱的最前列。支部书记孙崇武每天天不亮,就率领着抗旱突击队,带着工具,到最艰苦的地段战斗。他不仅和社员一样劳动,还专挑最重的活路做。当社员休息时,他在一旁向大家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群众抗旱的热情。社主任谭祖轩,看到晚稻秧苗和红苕苗嫩弱,经受不住烈日的照射,跑回家去把床上的席子、被单拿出来搭起棚子遮盖苗床。社员受到极大鼓舞,提出:保苗如保命,个个都献宝。全区队社员立即拿出二百九十多件席子用来保护秧苗;同时,还天天淋水,使四十多亩红苕苗床,在严重干旱威胁下,生长茁壮。在干部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少数抗旱信心不够的社员,也积极投入战斗。一队社员熊复庭最初认为“人和天斗,十有九输”,行动非常被动。随后他看到由于积极抗旱,硬是收到很大成效,他的态度大变,争先恐后地和社员们一道车水抗旱,他说:“只要大家都展劲,救一块、是一块,这回准赢!”
7月16日下了一场小雨,部分社员开始松劲。党支部马上开会,耐心说服群众,继续鼓干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接着掀起了抗旱新高潮。全队有四百亩中稻,只有四口平塘能灌几十亩,其余没有水源保证。党支部领导社员苦战一昼夜,抢修了十五条堰沟,引水灌田一百二十五亩。同时,充分利用抗旱工具,安排劳力轮班车水戽水,人停工具不停。这样,经过坚苦奋战,保证了全部中稻正常的抽穗扬花。对于没有出天花的三十二亩玉米,除了松土、浇水、施肥外,每个窝子还插上一些带叶的树枝,遮阴抗旱。
新民区队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和白腊区差不多,水利条件比白腊区还要好些,除有四口平塘外还有一座水库能灌溉大部稻田。旱象开始发生时,区队干部麻痹大意,认为有水灌田,问题不大。公社党委发出的紧急抗旱通知,区队党支部书记只在一次干部会上顺便说了一下,没作具体安排,更没有立即行动。随后,当旱象越来越凶,情况变得严重时,他们又惊慌失措,失去信心,认为“灾害太大了,抗也无用。”后来,在公社党委一再督促下,组织群众开始抗旱时,遇到7月16日下了一阵小雨,他们又停了下来。二队一组刚由三十多个人组织起来的抗旱队,都调去搞其他活路,停止了抗旱斗争。就这样,由于领导不力和犹豫动摇,坐失良机,使旱情扩大,造成严重损失。结果全队七十一亩晚稻秧苗、红苕苗干死40%,四百五十多亩晚玉米干死一百五十多亩,四百多亩中稻田都干裂了口,抽穗扬花都很困难。
最近,铁桥公社党委对新民区队干部的右倾畏难思想进行了批判,并组织他们到白腊区实地参观。新民区队的干部参观回来后,立即组织群众,重整旗鼓,决定学习白腊区的“人定胜天”精神,掀起抗旱斗争的高潮。 (本报记者 刘宗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