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安徽颍上县有这样两个生产队:一个积极抗旱庄稼长得好 一个靠天等雨稻薯枯死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3
第3版()
专栏:

  安徽颍上县有这样两个生产队:
  一个积极抗旱庄稼长得好
  一个靠天等雨稻薯枯死多
安徽颍上县赵集公社赵集大队的王营生产队和西街生产队,在抗旱保苗运动中,一个积极抗旱,庄稼生长很好,一个靠天等雨吃了亏。
王营生产队在抗旱运动一开始,就注意总结去年抗旱保收和不抗旱减产的经验,用实例教育社员,克服一切困难,开展抗旱保苗工作。生产队的领导提出了“不靠天,不等雨,人力定能战胜天,沟里水引上来,地下水挖上来,塘底水挑上来,井里水提上来,滴水不丢,到秋不下雨也要保丰收”的战斗口号。队长李月照亲自率领由三十七人组成的抗旱专业队,连日苦战,开挖了三十一条引水渠,打了两眼塘底井,利用一切水源,把七十九亩稻田块块灌满水。此外,还浇甘薯十七亩,其它旱粮作物十九亩。浅灌后的稻子普遍拔节、抽穗,旱粮作物也由黄转青。
可是条件相同的邻队西街生产队,由于靠天等雨,从抗旱开始到现在,全队三十九个劳动力只固定十五人用两部水车抗旱,没有一个干部参加。队长刘文才说:“受旱面积这么大,劳力又少,浇一点能解决啥问题?天总不能不下雨吧?”随着旱情的发展,现在这个队的一百零五亩水稻、六十三亩甘薯和八十七亩其它旱粮作物已旱得卷叶发黄,有三十亩水稻,田面干得开裂,秧苗枯死15%,有十二亩甘薯苗枯死20%。社员很后悔,说:“我们就是吃了靠天等雨思想的亏”。
最近赵集大队党总支在这两个生产队召开了一次抗旱现场会,通过事实对比,教育了十八个生产队的干部,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全力抗旱保苗,不能靠天等雨。会后,全大队的抗旱运动很快形成了高潮。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