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无锡东风冶炼厂抓紧原料管理 奋战一个月 质量插红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5
第2版()
专栏:

无锡东风冶炼厂抓紧原料管理
奋战一个月 质量插红旗
本报南京14日电 江苏省无锡东风冶炼厂紧紧抓住原料管理这一环,使一切原料在入炉前都经过严格的洗选、破碎、焙烧和化验,经过短短一个月的努力,生铁质量显著提高。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止,生铁合格率平均达到95.94%,其中一级品率占71.85%;高炉利用系数保持在一点三二的水平。
这个厂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生产,共有两座十三立方米的小高炉。最初铁的质量、产量都不高,4月份生铁合格率只有40%左右。5月下旬,工厂领导干部分析了质量差的原因。他们认为,过去重视了炉前操作,却忽视了原料管理,如矿石没有经过焙烧,原料粒度大小不匀,矿石中混有矿粉和废石等,这都是影响生铁质量的不利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党支部发动职工狠抓原料管理,加强原料合理堆放、焙烧、筛选、化验等工作,保证高炉吃细粮,达到“细”、“匀”、“净”、“热”四个要求。
全厂工人围绕加强原料管理作了认真的努力。料场工人提出了“管料如管粮”的口号,用旧砖铺场地,用旧料搭料棚,不使原料沾泥淋雨,并按原料不同规格,分堆存放,每堆原料都插木牌做标记,用料时能一目了然。矿石运到工厂以后,先经过拣选,去掉废石,提高矿石的品位率;然后经过破碎,分成十五到三十五米厘及八到十五米厘大小两级,使矿石粒度均匀;最后还用水冲洗矿石,去除泥砂,降低矿石中的含硫量。
全厂建了八座矿石焙烧炉,利用小高炉的煤气,使矿石在入炉前全部经过两次焙烧。矿石经过焙烧,含硫量大大降低。这不但对提高生铁质量有直接好处,还使小高炉能吃“热粮”,加速矿石还原,有利于提高产量。
为了使原料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个厂加强了化验工作,特别是抓紧了焦炭和炉渣的化验分析工作。他们扩建了焦炭棚,使厂内经常保持有足够的存焦。所有进厂的焦炭都经过化验,未经化验,不准入炉。由于掌握了焦炭成分,便能主动地正确地配料。这个厂还规定,矿石溶剂等未经化验,也不准入炉。生铁也做到炉炉化验,并且每班进行一次炉温分析,及时了解高炉冶炼情况的变化。严格的化验工作,不但保证了生铁的质量,而且对小高炉的操作起了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为了搞好原料管理工作,这个厂还规定了前后工序互相监督的制度。如矿石、焦炭粒度大小不均匀,磅秤工有权拒收;矿石洗得不清,拣得不净,焙烧炉的职工有权拒绝,退回重洗再拣,等等。每天生铁的质量和产量,都向群众公布。
在加强原料管理的同时,这个厂也努力改进了炉前操作。他们认真学习各地小高炉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用生石灰代替石灰石、“大风高温操作”、“多嘴燃烧”、造碱性渣等经验,他们都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坚持实行。
东风冶炼厂在提高生铁质量的斗争中,抓紧进行了思想教育工作。党支部曾经组织全厂职工讨论了“高产能不能优质?”“怎样优质高产?”等问题,批判了“本厂是新炉新人,一时难以优质高产”、“提高质量要慢慢来”等思想情绪,使提高质量成为广大职工自觉的行动。(附图片)
无锡冶炼厂一号高炉,7月份以来,平均利用系数达一点四以上,最高利用系数二点零一。生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5%。图为一号小高炉正在出铁。 新华社记者 周庆政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