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峪直河灌区用现有的水浇最多的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5
第3版()
专栏:

  峪直河灌区用现有的水浇最多的地
本报太原14日电 山西省汾阳县峪直河灌区最近创造了一个流量(一秒公方的水量)全年浇地和一昼夜浇地的全省最高纪录。山西省水利部门要求各地在当前抗旱运动中重视这一经验,利用现有水源和现有设备,扩大灌溉面积。
峪直河是一个仅有零点二五流量的古老小型清水灌区。解放以前,这个灌区渠道年久失修,田面工程质量很低,灌溉技术落后,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受益面积只有四千亩。解放后实行民主管理,改革灌溉制度,新建和整修了各种工程后,灌溉面积年年增长。去年共浇地八万亩次,折合一个流量浇地九万九千六百九十亩,比一般清水灌区用同等数量的水多浇地三倍到五倍,创造了山西省一个流量全年灌溉面积的新纪录,在保证全灌区农业大丰收中起了巨大作用。
今年春季以来,随着公社化后农业“八字宪法”的进一步贯彻,这个灌区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总共已经浇地七万三千多亩次,比去年同时又提高了70%。按照八个月的统计,又创造了折合一个流量全年浇地十万七千八百七十五亩的新纪录。在抗旱防旱运动开始以后,最近一个时期折合一个流量平均一昼夜浇地二千三百四十一亩,又创造了一个流量日浇地的全省最高纪录。
峪直河灌区不断地提高水的使用效益,首先是合理安排用水,不间断地灌溉,不让白跑一滴水。这个灌区的灌溉面积地下水位较低,气候温和,耕地一年双作,不论冬季、春季都有耕地需要水。下雨的时候把水调到高地和沙土地,或者利用蓄水池把水蓄起来,以供干旱时使用;冬季根据不同土质,先浇下游,后浇上游。到夏收、夏播用水比较集中的季节,采取边收割、边灌溉,做到了雨天、冬季、日日都不停浇。第二,水利委员会根据各受益公社管理区灌溉面积、流量远近和需水数量,计算好需水天数,具体安排轮流灌溉;规定每昼夜浇地三百三十亩到四百亩,超过浇地指标不收水费。同时以公社管理区为单位,组织了包浇队伍,固定专人,实行包浇包修包养护,把受益和整修、养护结合起来。第三,适应公社生产规划,水利委员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发动群众,大搞园田化,为扩大浇地、合理用水创造了条件。第四,在全灌区持续开展爱水、节约用水的宣传和多浇地竞赛。月月评比表扬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水利委员会对工作差的单位具体进行帮助,使工作全面发展。(杨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