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大兵团大协作 大显抗灾威力 人民公社力能胜天 馆驿公社统一安排水源物尽其用,抢收抢种修工程样样不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8-16
第2版()
专栏:

大兵团大协作 大显抗灾威力
人民公社力能胜天
馆驿公社统一安排水源物尽其用,抢收抢种修工程样样不误
据安徽日报消息 安徽省肥西县馆驿人民公社在抗旱斗争中,充分运用和发挥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使水源、工具、劳力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等价交换,协作互助,在更大范围内作统一安排和调度,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大显抗灾威力,鼓起了社员的更大干劲,决心与干旱奋战到底,夺取丰收。
这个公社自去年9月建立以来,就以它强大的生命力给群众带来了显著利益:今年午季粮食比去年增产20%,油料增产近一倍;一万五千多亩早稻普遍丰收,据已经收割脱粒部分的统计,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产34.7%。自今年6月以来,由于雨水稀少,全公社大部地区呈现旱象,其中齐心、彭圩、五十埠、谢塘四个大队水源缺乏,有五千八百多亩中稻无水灌溉。公社党委对此情况进行了研究,本着最合理最有效的用水原则,统一安排了水源,按照地形调整了灌溉系统,充分发挥了现有水库和大塘坝的效用,并进行了大队与大队、小队与小队之间的水源余缺调剂,童洼、蛟头背等五个水库,通过开沟引水,把灌区由一万五千多亩扩大到两万零五百亩,解决了三个大队水源不足的困难。如馆驿大队童洼水库,蓄水多,保证原灌区丰收有余,而五十埠大队及方岗大队的部分地区因地势高、塘坝少,缺乏水源;在去年抗旱中虽然开展了协作,但是由于受农业社规模小等条件的限制,水源未能充分利用。今年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安排下,通过双方协商,整修和开通了渠道,将童洼水库的水引到十多里路外,解决了五十埠、方岗大队一千四百多亩中稻田的灌溉问题。当源源不断的碧水流入干涸的农田时,这两个大队的社员情绪十分振奋。他们说:“水是公社化带来的,黄金白银也买不来”,
“公社威力大,天崩地塌也不怕”。
这个公社在统一安排水源、调剂水源余缺的同时,还根据抗旱和生产需要,进行了物力、人力的等价交换、互助协作。全社一万二千多名劳力分成“双抢”、抗旱两条战线作战,并根据各人的技术、特长、体力强弱,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组织了各种专业队、组,采取包任务、包质量、包时间、包工分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工效,解决了劳力不足的困难,使“双抢”、抗旱得以齐头并进。已经收割的八千多亩早稻,有二千四百亩经过抗旱复种了晚秋,在旱情严重的大队和小队,劳力和工具都显得不足,公社根据抗旱的需要,组织大队与大队、小队与小队之间开展工具、劳力的协作。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协作采取换工、记工和等价交换的办法。小队与小队之间的协作,按照劳动定额,评工记分,统一在分配中处理;大队与大队之间的协作,按照受益田亩负担,如一方受益,一方不受益,则由受益大队记工,以后还工或秋后付给工资。这样既协作,又互利,使人力、物力都能最及时、最有效地利用到抗旱上去。公社根据这个原则,从旱情较轻的中派、灯塔等六个大队抽调了六百五十个劳力和九十张水车,支援彭圩等四个地势高、水源少、开渠任务大、提水扬程高的大队,使这些严重干旱地区的禾苗迅速得到解救。
公社人多势大,在抗旱中还突击完成了高级社所不能完成的巨大工程。这个公社为了解决缺乏水源地区的灌溉问题,在县委的支持下,突击建成一座三级电力灌溉站。公社从灯塔等七个大队统一组织了二千四百多名抗旱大军,在几天内修挖了十余华里的干渠,目前已可进行两级提水灌溉一万零二百多亩田;全部完工后可解决七个大队两万亩田的灌溉问题。其中光荣大队有三百六十亩高塝田,用水车需要三十六级车才能提上水,现在能自流灌溉,社员们说:“不是公社化,哪来电力灌溉!”
为了适应抗旱的需要,公社还统一筹集器材,调配工匠,突击赶制和修配水车五百多张,及时武装了抗旱大军。同时,公社化后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使妇女摆脱了家务重担,无牵无挂地从事生产,全社六千多名妇女劳力都投入了抗旱和“双抢”,与男社员并肩作战。
人民公社在抗旱斗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更加鼓舞了广大社员的冲天干劲。8月5日以前,全社已经提水解救了水稻一万八千多亩,旱粮三千九百多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